質樸、謙和,這就是她給人們的第一印象。但這樣一個看似普通的中年女性,其平和的笑容下卻蘊含著讓人欽佩的毅力。她帶著公公改嫁,數十年如一日地照顧公公、公婆;在丈夫的哥嫂先後去世時,她又毅然挑起了照顧三個侄子的重任;在她的帶領下,由三個家庭合成一個大家庭的成員們告別了貧困和苦難,迎來了和諧美滿的生活。
她就是家住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巴州鎮東城街,現年55歲的平凡女性雷華宗。
苦難磨練出堅強意志
“媽,我能行。”説這話時,雷華宗才13歲。
雷華宗不到10歲,父親去世了。殘疾的母親不能幹重活,上有年邁的外婆、婆婆需要贍養,家裏家外的事都壓在了雷華宗和14歲的哥哥身上。
通過好心人的指點,兄妹倆決定到城裏賣柴,哥哥到坡上砍柴,妹妹背柴到城裏去賣。從家裏到巴城足足有30里路,每天淩晨4時左右,雷華宗就背上不少於40斤重的木柴前往巴中城賣,少則3分、多則4分錢一斤的柴,每天只有1元多錢的收入,除了給母親抓藥,一家老小五口人的油鹽醬醋全都靠這筆錢。
到現在,雷華宗都還記得1968年冬天的一幕:一個寒冷的早晨,她將50多斤柴背到草壩街時,背上的衣服早已濕透了,3分錢一斤的木柴只賣了一元五角多。帶著這筆錢來到藥櫃前拿出處方單準備給母親抓藥時,她傻了眼,幾分鐘前自己才放進內衣口袋裏的錢竟然不見了。雷華宗急得跪在藥鋪前痛哭起來。當人們從她的哭訴中得知事情原因時,除了痛罵小偷的缺德之外,只有搖頭嘆惜。在那個年月,一元多錢對一個家庭來説,完全是一筆夠大的開銷。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一個福星老鄉身上,這位老鄉知道雷華宗家裏的情況,將抓藥的錢塞到她手中時,雷華宗一下子跪在地上叩起了頭。下午,當雷華宗回家惴惴不安將藥放在桌上時,立即被哥哥拉到院壩裏給痛打了一頓,被打原因有二:一是錢為啥不放好,二是隨便要了別人的東西。坐在床邊的母親看著她,無助地一滴滴掉淚,惹得雷華宗也“哇”地一聲哭了起來。她邊哭邊説:“媽,我能行。”第二天一大早,仍是起床賣柴,回家割草、放牛、喂豬、煮飯……
驚人之舉:帶著公公去改嫁
“爸,您放心!”
雷華宗口中叫的這個“爸”是她先前丈夫劉澤林的父親。22歲那年,經人介紹,雷華宗與劉俊文結婚。一年多後,他們如願以償地生下了一個男孩,內心的喜悅更是無以言表。然而,在孩子滿四個月後,丈夫劉俊文因患急性腎炎去世,家裏一下就失去了頂梁柱,生活陷入了困境。看著家裏70多歲的公公和嗷嗷待哺的孩子,性格剛毅的雷華宗不等不靠,為了養家糊口,她打過臨工、當過“奶娘”。提起那時的艱辛,雷華宗至今仍唏噓不已:丈夫去世才數天,雷華宗便不得不到罐頭廠去當臨時工。
為了讓一家人度過困境,雷華宗從廠裏回來又到附近的山上去摘果子和包皮蛋賣,到後來,稍稍有了一點積蓄,她又到正直壩販羊,賣羊肉。殺羊時怕羊蹦跳,她就先把羊腿捆起,再讓公公用凳子把羊壓住。
日子就在艱難、困苦和忙碌中度過了。1979年,經人介紹雷華宗與時年40歲的馬洪寬認識。馬洪寬原本在養路段當技術員,文革中被打成反動派,認識雷華宗時,正保外就醫。兩人見了幾次面後,相互還真來了感覺。在馬洪寬的眼裏,雷華宗家裏家外都是把好手,為人和善、賢淑;而在雷華宗的眼裏,馬洪寬識大體、負責任,是一個踏實的人。看著媳婦就要走出劉家,老公公想到自己已是七十好幾的人了,離開這樣孝順的媳婦,自己的晚年該怎樣來過,同時,老劉家唯一的血脈也將離開自己,便不由得暗地流淚。心細的雷華宗看在眼裏,自然明白老人家的心思。一天當她看到老人家邊給小孫子擦臉上的污跡,邊流淚時,雷華宗內心一熱,抱起孩子跪在老人家的面前:“爸,您放心,我不管到哪,都要把您奉養到哪!”
當馬洪寬提出結婚,雷華宗便在答應的同時,提出了一個誰都想不到的要求——把70多歲的公公一起接過來贍養。“這太出格了!嫁人自古只有帶小的,她姓雷的竟還帶一個七老八十的,虧她想得出!”“你馬洪寬娶不到老婆嗎?又要帶小的,還去幫她養老人!”…
一時之間,各種議論包圍過來。經過一段時間的認真思考,馬洪寬説服親友答應了雷華宗“帶公公到馬家”的要求。
獨挑三個困難家庭的重擔
新的家庭有雷華宗以前的公公、現在的公婆、丈夫以及四個小孩,生存便成了這個家庭的首要任務。
為了使生活得到改善,雷華宗曾淩晨四、五點就起床,徒步到與巴城相距四五十公里的南江沙河、樂壩、長赤等出産灰菜(磨芋)的地方買剛挖出來的魔芋,然後趕緊返回巴城製作、販賣灰菜。回憶那時的境況,雷華宗心有餘悸地説:“當時簡直苦慘了,半夜睡醒了都要流眼淚。”
雷華宗同馬洪寬每天唯一的念頭就是想盡辦法掙錢養家。手頭有了一點小小本錢後,他們開始販賣冰糕。夫婦倆白天批發冰糕分別到下兩、樂壩去賣,晚上在草壩街擺小吃攤賣稀飯、胡豆和涼粉。到現在倆口子都還記得1984年8月的一件事。由於連下幾天雨,白天無法賣冰糕,晚上也無法擺飯攤,家裏最後只剩下了5毛錢,想著一大屋人的生活,兩人很是心急。幸運的是當天晚上,雨終於停了,第二天一大早,兩人到冰糕廠賒了兩箱冰糕,爬上罐頭廠拉煤的車,倆口子頂著烈日將冰糕全部銷售完畢,晚上9點多一盤點,還掉貨款,居然賺了23元錢,這讓一家人樂呵了好一陣子。
眼看苦日子要熬到頭了時,丈夫的大嫂患癌症去世,大哥隨後也因腦溢血去世,身後留下了三個無人撫養照顧的孩子。見孩子們可憐,雷華宗和丈夫商量,便決定把三個孩子領養了過來,將他們撫育成人,於是家裏又多了三張嘴,雷華宗的壓力更大了,付出也更多了。
1984年,丈夫馬洪寬終於得以平反,恢復了在交通局的工作。七個孩子先後成人,如今都在成都、蘭州等地有自己的事業和工作,這個由三個家庭的成員組成的大家庭開始迎來了幸福的曙光。
“孝順媳婦是我長壽的秘訣”
苦難是生活的另一本教科書。家庭的貧困和父母的言傳身教使馬家的幾個孩子格外懂事。擺飯攤,幾兄弟、姊妹將桌凳擺得整整齊齊,擦得乾乾淨淨,招呼客人,小嘴兒一個比一個甜。
劉家公公到了馬家後,雷華宗同丈夫商量專門給老人安排了一個房間,老人年邁,時時臥病在床,每天雷華宗都要端茶端水,送飯到床邊。因臥床太久,老人家背部和腿部生了瘡,雷華宗便幫他翻身擦藥、換洗衣物,時間長達14年之久,老人以80多歲的高齡安然去世。
就在這10多年裏,幾個孩子也常幫媽媽為爺爺幹些力所能及的事兒。兒子劉軍1995年從省交通校畢業,參工第一個月領到工資後便節省下一筆錢,一直到籌夠2600多元後,他才告訴媽媽,他籌錢是準備給爺爺立一塊碑。面對孩子的決定,雷華宗眼睛潮濕了,她輕輕地拍拍劉軍的頭説道:“娃,這樣好!”雷華宗夫婦倆張羅給孩子找到一個手藝挺好的石匠師傅,讓孩子給爺爺立碑。
對劉家公公如此,待馬家的公婆,雷華宗同樣盡情盡心盡力侍奉。公婆90多歲時盆骨被摔斷,生活不能自理,冬天,為避免屎尿拉在身上,雷華宗就給她準備了七、八條棉褲,輪流換洗、烤幹。屋裏隨時燒著爐火取暖。夏天,雷華宗總是將老人背到最涼快的地方乘涼,後來條件稍好一點的時候,家中唯一的一台電風扇也成了公婆的專用品。今年老人已98歲高齡,沒了牙齒,雷華宗便盡可能選一些柔軟易消化和老人喜歡的食物給她食用,並經常給老人洗腳、洗澡。她怕老人孤單寂寞,又籌錢給老人買了一個小電視機安在床邊。這些看似瑣碎事兒,雷華宗數十年如一日地做著。對這點,她這樣解釋:“體現我們當兒女、當晚輩孝心的,不是只有金錢,關鍵是要讓老人感到關愛、體貼。當孝子,再苦心也甜。”
如今,時常有人問公婆高壽的秘訣,她總是笑呵呵的説,自己長壽的秘訣就是有一個孝順的好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