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一號避月食與地失去聯繫3小時後恢復

時間:2010-09-30 10:56   來源:新聞晨報

  這是8月17日淩晨記者在寧夏銀川市拍攝的月偏食照片拼圖。當日3時35分至6時44分之間,我國上空出現一次月偏食。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這是8月17日淩晨記者在福州拍攝的月偏食照片拼圖。當日3時35分至6時44分之間,我國上空出現一次月偏食。新華社記者姜克紅攝

  據羊城晚報報道,昨日淩晨3時,“嫦娥一號”遭遇了今年的第二次月食。在北京航太飛行控制中心的嚴密監視和精確控制下,“嫦娥一號”昨晨6時左右順利通過月食考驗。目前,衛星重新處於對月定向正飛姿態,星上各項設備工況正常。

  3小時安然通過月食考驗

  昨天淩晨3時21分,“嫦娥一號”衛星進入月球陰影區。在這4個小時前,北京航太飛行控制中心對衛星進行了一連串的控制,以完成進入月食前的相應狀態設置。

  衛星進入陰影區同時,按照預設程式自行關閉遙測系統,進入了“靜默”狀態,地面暫時失去衛星信號。約3個小時後,“嫦娥一號”順利走出陰影區,重見太陽光明。北京中心陸續發送指令開啟衛星遙測系統,通過衛星下傳的遙測數據判斷,衛星工況正常,衛星已安然度過月食考驗。

  陰影時間縮減了52分鐘

  據該中心飛行管理室主任劉俊澤介紹,今夏“嫦娥一號”衛星遇到的這次月食是月偏食,與今年2月18日發生的月全食相比,雖然地球陰影造成的月食時間有所縮短,但由於本次衛星運作軌道的特殊性,使衛星處於月球陰影時間較長,導致月食期間衛星處於陰影區持續時間更長。

  這對於已運作了將近一年,設備性能有所衰減的“嫦娥一號”來説是個嚴峻的考驗。北京中心提前研究確定了最優控制策略,並於7月29日實施了軌道控制,通過調整軌道的相位,確保衛星在7月18日月食發生時在軌道上處於最佳位置,從而將“嫦娥一號”在月球和地球陰影區的時間縮減到最短。

  劉俊澤介紹説,如果不預先實施這次軌道控制,衛星進入陰影區時間將長達220分鐘,這一時間已超出了衛星供電能力的極限,後果不堪設想。北京中心實施控制後,將時間縮減了52分鐘。

  劉俊澤説,與上次月食控制相同,為了節約衛星能源,北京中心對衛星實施的另一個控制是在衛星進入地球陰影區之前逐步關閉星上的“非必需”設備。他形象地比喻説,“就像進入‘冬眠’狀態,只保證大腦和心臟運作。而衛星一旦走出月食環境,便會逐步打開星上設備,恢復各項設備運作”。

編輯:徐維彬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