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守望星空 領航使命

時間:2010-12-27 15:37   來源:人民日報

——總裝某基地以學習推進部隊科學發展紀實

 

  如果説,場景壯觀的航太發射是航太活動的序幕,那麼“無聲無息”的航太測控就是正劇。

  如果航太器是 “太空風箏”,那麼看不見的“風箏線”就攥在航太測控人手中。

  擔負航太器測控、回收和在軌長期管理任務的總裝某基地官兵是一群典型的航太測控人,他們眼中還有一根特殊的引線。

  該基地黨委中心組學習就是這根特殊的引線:一端連著黨的創新理論和前沿新知,一端連著黨委決策和部隊建設全局。

  巡天之路始於學習

  嫦娥成功奔月,神舟順利往返,“中國星”更加璀璨。基地取得的航太測控成就讓世人矚目。

  前不久,在全軍黨的建設座談會上,基地原政治委員張勝勤第一個發言,介紹運用“三位一體”提高學習品質的經驗。經過探索形成的專題學習、課題研究、主題教育“三位一體”路子,有效提高了黨委中心組學習品質,也讓部隊邁上科學發展的通途。

  “三位一體”的背後,有著一個關鍵詞:學習。近5年來基地黨委中心組學習計劃中,20多個專題個個緊貼黨的創新理論或高新技術前沿。中心組成員每人每年都承擔一到兩個重大課題,直接為黨委科學決策服務。每年開展一至兩次主題教育,加強思想作風建設。

  靜謐深遠的美麗太空,其實並不平靜。美、俄接連拋出太空政策“白皮書”,重視深空領域;日、印等國雄心勃勃,航太舉動頻頻。

  基地黨委冷靜分析形勢,堅定認為只有學習,才能踏準國家航太騰飛的節奏,以世界眼光、戰略思維,牽引基地又好又快發展,建設成為現代化的航太測控基地。

  “黨的創新理論是前進的航標燈。理論素養不過硬,發展坐標的基點就標不準。”張勝勤説。

  為深化學習效果,基地先後邀請軍內外專家學者,就國際國內形勢、國家發展戰略、理論與社會熱點問題等授課輔導,引導大家在思辨中明是非,在解析中把方向。

  涉獵最新的,補足急需的。“世界航太發展前沿”、“空間競爭現狀與趨勢”、“國家航太發展戰略與航太測控”,圍繞“基地怎麼建、測控怎麼幹”,中心組連續設置多個學習專題,請航太專家講解航太前沿知識、介紹國外航太發展最新動態。學習過程中逐步“托出”基地建設發展的大思路。

  “中心組成員不僅要當好祖國星空的守望者,還要當好官兵履行使命的領航員。”基地原司令員董德義説。

  今年11月25日,在基地精測妙控下,“中星20A”衛星成功定軌。當基地官兵還沉浸在成功喜悅中,黨委中心組成員已經集結,議題是: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按照“十二五”規劃建議要求,分析未來國家航太測控需求,搜尋基地測控能力建設的不足。

  探求新知中搶佔發展高地

  今年4月,美國“X37B”空天飛機發射升空,引來全世界密切關注的目光。

  作為我國航太測控的重要力量,拱衛國家利益的太空高邊疆,基地首當其衝,任務艱巨。中心組就太空安全與國家利益組織專題學習,認識進一步加深:“太空是國家利益最後的高地,航太測控維繫民族前途、國家命運。”

  堅持自主創新,搶佔航太測控科技制高點。圍繞“深空探測、空間交會對接”等事關國家航太長遠發展的前瞻性關鍵技術,中心組成員開展課題研究。近5年來,他們領銜科技攻關累計26項,12項獲得國家和軍隊科技進步一、二等獎。

  探月工程啟動之初,困難重重,中心組成員帶領技術專家精心組織了“深空探測”專題學習,先後攻克“嫦娥一號”任務5項重大技術難題,研製出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世界領先的“環月軌道段精密定軌軟體”,受到孫家棟院士等專家高度肯定。

  飛船返回艙落地時受地表風力多種因素影響,落點精確預報是世界性難題之一。“神舟”飛船前幾次飛行任務,基地對返回艙落點預報精度逐漸控制到10公里以內,相對於返回艙上萬多公里航程來説,誤差並不大。“神舟五號”任務時,落點預報精度已被縮小到1公里,創造了搜救直升機與飛船返回艙同時落地的航太佳績。“神舟七號”任務中,中心組成員帶領科技人員,開發出預報精度更高的方案,創造了返回艙落點預報結果與實測差僅374米的新紀錄。

  衛星小型化、空間資訊産業蓬勃發展、深空探測日趨活躍……國際航太發展的每一個最新動向,都被黨委中心組緊緊地鎖定,成為學習研究的重點。他們開展“關鍵核心技術突破”課題研究,攜手科技幹部先後攻克了一大批關鍵技術,填補了20余項國內空白,基地綜合測控能力有了質的躍升。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基地緊急啟動衛星應急響應模式,調集10多顆衛星,嚴密監控災情,及時提供氣象、通信、導航等保障,為災區人民開闢生命通道。青海玉樹地震、甘肅舟曲泥石流災害,亞丁灣護航,以及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等重大事件,基地都提供了強有力的資訊支援。

  截至今年11月底,基地已圓滿完成200多次重大航太測控任務,精心管理著我國數十顆衛星,保持著100%的任務成功率。

  在學習研究中破題解題

  在學習研究中破題解題,是基地黨委中心組學習的一個重要著力點。中心組組織的幾十項重點課題研究,成果都成為了黨委決策的科學依據。

  航太測控涉及幾十個主幹學科、數百個專業、幾千個崗位,基地測控站點分佈在全國10多個省區,部隊管理難度很大。特別是近年來,基地高密度試驗任務與測控資源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

  因此,基地既在官兵素質上做“加法”,又在資源管理上做“減法”。人才是興軍之本。基地連續幾年把培養創新人才作為重點課題,摸索了“名校培養、名師幫帶、任務歷練”的拔尖人才培養模式。目前,基地已順利實現了高層次科技人才的新老更替。

  同時,中心組按照測控通信、搜救回收等系統的建設要求,通過學習不斷更新管理理念、創新管理方法。2008年,基地構建了符合國軍標9000要求、具有基地特色的試驗品質管理體系。又結合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大膽創新試驗任務組織管理,測控設備跟蹤不同衛星的狀態切換時間由40分鐘縮短到5分鐘。

  科學管理出戰鬥力。2008年10月,在15天內,基地組織了“中星6B”等3箭5星實時測控任務,創造了在最短時間完成任務次數最多的航太測控新紀錄。今年國慶前後,不到50天裏,基地圓滿完成了“遙感十一號”、“嫦娥二號”衛星等4箭7星實時測控任務。

  解除官兵後顧之憂,是中心組始終關注、研究和著力解決的問題。目前,基地在福建廈門、山東青島、海南三亞等地的經濟適用住房也正加緊建設,以解決邊疆團站官兵婚姻、安家等問題。基地後勤部領導介紹説,近5年基地投入數千萬元,加強基層基礎設施建設,官兵的工作生活條件得到顯著改善。

  “雖然我人在邊疆,但基地在西安給建了100多平方米的經濟適用住房,這下子家人有了落腳處,孩子教育不用愁了。”在西部邊陲喀什測控站工作12年的許勝傑説。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