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嫦娥之父"浙江講述探月故事 稱我國登月時間尚無定論

時間:2010-11-30 15:20   來源:浙江線上

中國月球探測工程的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

中國月球探測工程的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作客“科學會客廳”

科學會客廳現場

  浙江線上杭州11月26日訊 (記者 葉海)我國“嫦娥二號”的成功發射,再度在人民群眾當中掀起了一股“月球熱”。

  作為中國月球探測工程的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今天受邀作客浙江省科協、錢江晚報和浙江線上聯合舉辦的“科學會客廳”欄目,向聽眾們透露“嫦娥二號”目前的運作情況。

  “嫦娥二號”已回傳高精度影像珍貴數據

  除了中國月球探測首席科學家之外,歐陽自遠也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的天體化學與地球化學家。而媒體更是給歐陽自遠“嫦娥之父”的美譽。

  歐陽自遠告訴大家説,“嫦娥二號”成功發射後,按照計劃順利被月球捕獲,目前正以117分鐘一圈的速度進行繞月飛行。

  “在‘嫦娥二號’的繞月飛行過程中,它通過攜帶的CCD立體相機為月球拍了很多張‘特寫’,並傳回地面,供科學家研究獲取獲取月球數據”。

  歐陽自遠特別提到,“嫦娥二號”在月球虹灣區域拍攝的“特寫”圖片的解析度精度達到了1米左右,為將來“嫦娥三號”的預選著陸地點提供了很多珍貴的數據。

  何時登上“死亡天體”?尚無定論

  這位對月球有著多年研究經驗的科學家,用“死亡的天體”來形容月球。他解釋説,這個“死亡”指的是月球內部的活動已經停止,“包括地球在內,將來都會進入這個‘死亡’的狀態。”

  那我們為什麼還要去探測這個“死亡的天體”?歐陽教授説,月球上擁有豐富的礦産資源和能源資源,雖然目前開發成本很高,但未來我們可能會有用到它們的時候。他還表示,通過探月計劃,我們能提升空間技術和航太技術,積累經驗。

  提到“嫦娥三號”的具體發射時間,歐陽自遠並沒有正面回答,“現在有的説是2020年,也有的説是2025年,還有的説是2030年,這些都不是我們國家公佈的時間表。”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