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風險預案和識別 為探月成功一路護航

時間:2010-11-24 14:13   來源:中國網

北京晚報記者提問

  北京晚報:探月工程和載人航太工程現在都已經成為民族自豪感的提升精神載體,精神寄託的載體,我看到各位專家介紹的時候都是信心滿滿,後續探月二期或者是三期有沒有什麼困難,最大的困難都在哪?有沒有想過將來失敗的可能性?

  于登雲:應該説我們航太工程任務沒有完成之前都是有風險的,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已經圓滿成功了,確實為探月二期,包括三期奠定了基礎,但是並不意味著後面的工作就沒有風險。嫦娥三號要實現軟著陸是一個全新的航太器,所以它的技術難點也很多。比如説嫦娥二號行駛15公里以後,要往下落的時候怎麼樣保證安全的落下去,對月面的模擬等等都是我們的難點,模擬的越充分風險就越小。三期我們要材料返回,把月面上的材料返回難度就很大,所以我們要時刻樹立高風險意識,所以我們要做風險的預案,做風險的識別,採取相應的措施,確保工作盡可能做到萬無一失。但是能不能成功要到實現之後才能説沒問題。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