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嫦娥二號工作狀態正常明年可能再降軌道

時間:2010-12-31 10:21   來源:中國廣播網

  中廣網北京12月30日消息(記者李謙)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回首即將過去的2010年,這一年國慶的禮花顯得格外的耀眼。2010年十月一日這一天,祖國迎來了第61個生日,也是在這一天,嫦娥二號衛星成功飛入太空。2010年度的中國面孔,我們今天將要聚焦的就是嫦娥二號衛星。今天是嫦娥二號衛星升空的第91天,此時的嫦娥是否依舊健康美麗,新的一年又將會有哪些大動作?大家關心的嫦娥二號將會選擇什麼樣的方式告別我們?

  “各位注意,一分鐘準備,一分鐘準備,10、9、8、7…”

  即便在今天,聽到這個聲音仍然讓我們激動。

  “3、2、1,點火……起飛。”

  嫦娥二號衛星成功發射,成功進入奔月軌道,成功傳回數據,成功在虹灣地區拍照,成功渡過月食考驗。在探月工程嫦娥二號慶功大會上,胡錦濤總書記這樣説。

  胡錦濤:參加嫦娥二號任務的全體同志淡薄名利,犧牲奉獻,這種高尚精神和優良作風值得在全社會發揚光大。

  12月30號,今天,是嫦娥二號衛星在太空中飛行的第91天,這段時間每天和它進行親密接觸的是北京飛行控制中心的飛管室主任劉俊澤。

  劉俊澤:現在目前嫦娥一號衛星保持的是環月的三周穩定定向的模式,衛星的整個電源、熱控還有天線還有控制系統,都是工作正常的。

  北京跟蹤與通訊技術研究所的設計師主任張波是我們的老朋友,嫦娥二號衛星剛剛升空的近半個月,我們幾乎天天工作在一起,張波從測控的角度也告訴了我們嫦娥二號衛星現在的生活過的好不好。

  張波:現在嫦娥二號衛星已經進入到長期管理的工作狀態,前幾天,衛星剛剛經歷過月食,目前衛星工作狀態一切都是正常的,後續三到四個月它還要繼續它承擔的實驗任務,包括X頻段的測控系統實驗。

  再過一天就要到新的一年了,嫦娥二號的2011年新年日曆上會有怎樣的大事件呢?劉俊澤主任向我們透露了嫦娥二號衛星的2011大事跡。

  劉俊澤:半年之後有可能再降,降到15公里,對虹灣區再進行一次補充的拍照,還有一個比較有意義的想法是嫦娥一號衛星在09年的3月1號撞擊了月球,它在月球上應該有一條明顯的軌跡的,我們這次非常渴望利用嫦娥二號在嫦娥一號撞擊點的附近我們降下去軌道,然後就近拍攝月面,看看能不能抓到嫦娥一號的撞擊的痕跡,那是大家都非常渴望了。

  嫦娥二號的預計壽命是半年,和嫦娥一號當年結束壽命的壯烈相比,嫦娥二號又會選擇怎樣的方式和我們告別呢?

  劉俊澤:後期衛星如何處理也有一些想法,可能目前主要的想法停留在衛星應該脫離月球的軌跡飛往地月之間的某一個位置,還有一種就是在軌道上等待小行星的路過,然後用衛星去追尋小行星,看看能不能實現這個目標。最終衛星的設計可能還是要讓它離開月球軌道,做一些升空探測的一些嘗試工作吧。

  從70年代的“東方紅”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到2003年的載人航太,再到2007年開始的嫦娥工程,我們國家用50年的時間走出了一條獨立自主的航太之路,古稀老人,我國的兩彈一星功勳,我國探月工程高級顧問孫家棟院士在接受中國之聲記者採訪時語重心長的説。

  孫家棟:從航太工程來講,航太基數水準不斷的提高,我們要有能力,不但要到月球去,將來要到火星去,甚至到太陽系的任何一個角落,給我們的科學家提供這麼一個探索平臺,可以把科學家的眼睛甚至可以把科學家的手送到它希望達到那個地方去。

  過去我們沒有能力探月的時候,航太探測用的都是外國公佈的數據,嫦娥工程順利進行後,孫家棟院士認為,它對我國的升空探測意義非凡。

  孫家棟:我認為誰第一手拿到資料以後,肯定是我把它儘量用的比較透了以後再公佈然後大家用,這次探月我們自己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比如月圖,我們這次探測的月圖比它過去拿到國際上提供數據,第一比較細,第二全,就是南北極的數據都有。

  嫦娥二號衛星還要和我們相伴三到四個月的時間,工程總指揮吳偉仁已經把目光指向了並不遙遠的2013年的。

  吳偉仁:2013年前後,難度也很大,嫦娥工程是我們全民族的,是中華民族是我們全國人民共同的事業,我覺得大家都非常關注嫦娥工程的成敗,現在我們有把握説,我們工程一定會成功。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