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我國航太測控主要設備均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

時間:2010-12-31 10:20   來源:解放軍報

  ■中國航太測控事業已走過50個春秋,未來發展方向將會是怎樣?請看本報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國防科工委副主任沈榮駿——

  中國航太測控向強國跨越

  2010年10月1日,對中華民族來説,是一個雙喜臨門的日子。這一天,我們迎來了新中國61歲華誕;這一天,我國嫦娥二號衛星翩然飛向茫茫太空,踏上漫漫奔月之旅。

  上個世紀60年代,中國航太測控事業開始起步。50年來,我國的航太測控事業取得了怎樣的成就?積累了怎樣的經驗?未來發展方向將會是怎樣?日前,本報特約記者和通訊員專訪了我國航太測控事業資深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國防科工委副主任沈榮駿。

  航太測控系統是航太器飛行的“神經中樞”

  問:太空探索的每一次進步,都離不開航太測控技術的支撐。有人説,航太測控水準,是一個國家航太事業發展水準的重要標誌。作為我國航太測控事業資深專家,您怎樣理解這段話?

  答:對航太工程而言,火箭升空一瞬間的壯麗畫面僅僅是一個序幕。航太器從發射升空到使命完成,最核心最關鍵的支援與保障就是航太測控技術。

  如果把衛星、飛船比做人類放飛到太空的“風箏”,那麼航太測控系統就是那根看不見的“風箏線”,航太測控科技工作者則是運用“無形之手”控制“風箏”的人,對其飛行軌跡、飛行姿態等進行相應的測量和控制,讓它按照預設的狀態飛行。總之,航太測控系統就是保證航太器順利升空、平穩運作、正常回收的“神經中樞”。

  一般來説,每一項航太工程都由航太器、發射場、運載火箭、測控通信、應用等不同的幾個系統組成。其中,測控系統是將所有系統聯接成一個有機整體的紐帶與橋梁。它通過與火箭和航太器上所裝載的各種測控設備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對火箭、航太器等的各項測量、控制任務。

  中國航太測控主要設備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

  問:從上世紀60年代起步的我國航太測控事業,在一代代航太科技人員的努力下,取得了令世界驚嘆的輝煌成就。請您談談中國航太測控50年發展取得哪些主要經驗?

  答:我國衛星測控開始於籌備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我國僅用4年多的時間,就完成了第一代航太測控網的方案設計、設備研製、臺站建設、人員組織與培訓及系統聯調和試驗。上世紀90年代,我國又研製成功了功能完善的新一代統一測控系統,通過完成嫦娥衛星繞月飛行等測控通信任務,測控距離遠至40萬公里,開始叩響深空測控的大門。

  回顧50年來我國航太測控事業的發展,主要經驗有:一是大力協同精神。航太事業是“萬人一桿槍”的事業,需要各個系統的全力配合。黨中央英明決策和全國人民大力支援,是航太測控事業穩步發展最根本的一條經驗。二是艱苦奮鬥作風。廣大科技工作者秉持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作風,才取得航太測控輝煌成果。我國航太測控技術50多年的發展中,所有光學、雷達、遙測等主要測控設備都是中國人自行研製的,具有完全自主的智慧財産權。三是優化總體。在我國經濟技術比較落後的條件下搞尖端技術,最好的辦法就是優化總體,用比較落後的元器件、材料和基礎設施建立一個高精度、高可靠的系統。我們不要求每一個單元器件都是最先進的,但我們要求系統是最先進的,從而確保了遠端火箭、應用衛星、載人飛船和嫦娥探月測控任務圓滿完成。

  未來中國航太測控將向深空探測邁進

  問:早在上世紀70年代末,您就提出了要發展我國天基測控系統,但出於當時技術條件限制沒能進行。直到2008年4月,我國第一顆地球同步軌道數據中繼衛星“天鏈一號”發射升空,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擁有天基測控能力的國家之一。請您談談我國未來航太測控事業發展方向。

  答:我國數據中繼衛星建設思想從跟蹤研究到正式立項,用了20年。而從立項到第一顆“天鏈一號”衛星成功發射和投入使用,只用了7年。進入新世紀,我國航太事業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新時期,航太測控技術也面臨著諸多新挑戰,尤其是如何有效地提高測控通信覆蓋率,成為今後需要重點研究解決的問題。

  未來航太測控系統將朝著“高可靠、高安全、高覆蓋、高精度、高速率、高頻段、遠距離和網路化”方向發展,測控範圍拓展至星際、行星際空間。天基測控和深空探測,是未來航太測控的主要方向。深空,從來沒有如此近距離地出現在中國航太測控科技工作者面前。

  未來20年,以載人空間站和深空探測為代表的航太系統建設及空間探索活動快速推進,新領域、新任務、新技術不斷涌現,將給我國測控系統建設帶來巨大的機遇和挑戰。如何解決好從規模發展型向能力、效益發展型轉變,將是我國實現從“航太大國”向“航太強國”跨越所面臨的最嚴峻考驗。

  浩瀚宇宙,漫漫征程。我們有過去輝煌50年的航太測控事業,也必將會有更加燦爛的未來。我們堅信,不管太空有多麼遙遠,宇宙有多麼深邃,航太測控的鏗鏘足音將永遠伴隨著中國人不斷向著更高遠的目標前進。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