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論壇十年:亞洲奇跡演變成亞洲崛起

時間:2011-04-12 14:16   來源:《瞭望》新聞週刊

  博鰲亞洲論壇十年,是中國經濟迅速崛起的十年,是亞洲區域經濟一體化快速推進的十年,更是世界史上最大規模全球化進程加速的十年

  十年前,鋻於亞洲金融危機期間,“四小龍”、“四小虎”所組成的“亞洲奇跡”因缺乏合作、力量分散而不堪一擊的經驗教訓,基於發出亞洲聲音、從亞洲利益和觀點出發、構建由亞洲人主導的泛亞洲國際會議組織,2001年2月26日在中國海南博鰲成立了“博鰲亞洲論壇”(BoaoForumforAsia)。

  十年來,一方面作為一個代表亞洲利益和聲音的多邊國際組織,博鰲亞洲論壇傳播亞洲、行銷亞洲、擴大亞洲的全球影響力,成為全球探討亞洲問題的首選平臺和探討新興經濟體問題的主要平臺之一;另一方面,亞洲經濟一體化加速發展,亞洲經濟佔全球比重從27%提高到35%,尤其是博鰲亞洲論壇成員國的中國和印度的高速發展,將“亞洲奇跡”演變成現實力量意義上的“亞洲崛起”。

  現在,國際金融危機後的全球經濟復蘇進程十分緩慢。相比之下,亞洲經濟則保持了強勁增長,成為全球經濟復蘇的引擎。而亞洲經濟中,2010年的一個標誌性事件是中國經濟規模超過日本,成為區域內最大的經濟體和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鋻於東亞國際生産網路的格局,中國已成為多數亞洲國家最重要的出口市場,也因此成為亞洲經濟最重要的拉動者。亞洲經濟也因之具備了率先增長的強勁動力。

  然而,亞洲區域內最終消費需求的乏力,對區域外市場的深度依賴,自主創新能力的不足,國際分工鏈條中的低端位置,亞洲統一市場的重重障礙,國際政治經濟事務中共同立場的缺失,等等,加上亞洲區域內部、國與國之間和一國內部發展的不平衡和貧富差距的擴大,嚴重制約了亞洲發展的可持續性和亞洲政治社會的穩定健康和和諧。

  如果亞洲國家不能在這些領域實現突破,實現包容性增長、可持續性發展和亞洲繁榮的社會共用,亞洲將無法擺脫經濟上的附庸,難以實現政治上的自主。從歷史經驗來看,小至一地區,大至一國,其發展可以借鑒他者的經驗,但決不能步人後塵,也決不能依賴他人。

  正如清朝大吏林則徐所言,“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因此,亞洲的發展不能,也不可能步歐美之後塵,要依靠“亞洲智慧”和“亞洲胸懷”走出一條亞洲人自為到自在的新道路。而這,在國際金融危機充分暴露西方道路和制度弊端的歷史背景下,正是博鰲亞洲論壇現在和未來凝聚亞洲力量自我突破的新使命。(健君)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