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10年:天堂小鎮的變與不變

時間:2011-04-12 16:11   來源:新華網

  每天清晨,美國人伊麗莎白就來到她的博鰲旅店的廚房,煮咖啡、做糕點,為客人準備早餐,然後充當一名臨時導遊,帶著住店的外國友人參觀會址和萬泉河。

  博鰲亞洲論壇已在此舉辦了10年,博鰲小鎮發生了很多變化,伊麗莎白就是一位新移民,她説,在博鰲居住、開店已有4年時間,剛開始,人們對她很好奇,曾接受過很多媒體的採訪。之所以選擇博鰲,是因為這裡很小很安靜,景色很美,在這裡,你既可以欣賞到大海,也可以欣賞溫泉、島嶼和河流。同時這裡又離國際很近,每年都會召開亞洲論壇年會,很多外國友人也知道這裡。

  博鰲人説,在論壇的影響下,小鎮發生了很多的變化:漁船變成了遊艇;低矮的磚瓦房變成了高檔的海景房;鎮上來了很多新面孔,出現了很多新職業,園藝師、建築工人、售樓小姐、酒店管理員、高爾夫球童等。

  很多本地人做起了家庭旅館等與旅遊相關的生意。博鰲鰲之戀賓館老闆王連第感慨説,論壇舉辦的這十年,博鰲變得熱鬧多了,他的賓館常常客滿。尤其是這兩年,旅遊房地産開發熱起來後,小鎮變得讓他有些不認識了。

  博鰲濱海遊艇專用碼頭股東林明雄告訴記者,博鰲鎮目前已經報建的房地産項目近300萬平方米。不久的將來,博鰲將會發展成一座新城。

  在論壇的影響下,博鰲的變化讓人應接不暇。但這裡也保持著很多不變的本色。比如這裡依然風光優美,寧靜悠遠。林明雄指點記者説,你站在博鰲亞洲論壇永久會址所在地東嶼島上,信步而走,既能看到靜靜的遠山,感受微拂的椰風,欣賞流淌的河水,也可以感受咆哮的大海,動靜之間悠然自得。

  博鰲鎮黨委書記吳恩澤説,博鰲的變化毋庸置疑,但由於這裡自古以來就是半農半漁,目前來説,很多漁民已經轉産到旅遊業等服務業,但農業人口仍佔大多數。目前,第三産業佔GDP的比重只有29%,不少農村群眾的生活依然十分艱苦,小鎮的同一條街道上,與高檔海景住宅同在的,還有很多低矮的平房,旅遊從業人員的工資僅1000余元,外地“有錢人”的到來大大推高了當地物價,沿海10公里的房地産開發也或多或少地影響了生態環境。

  即將召開的博鰲亞洲論壇2011年年會以“包容性發展:共同議程與全新挑戰”為主題。吳恩澤説,博鰲的社會經濟在高速發展,如何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提高當地人的生活水準,保障民眾的基本福利以及機會平等、公平參與的權利,也是博鰲小鎮密切關注、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