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媒體關注中國兩會 探究發展問題的中國答案

時間:2011-03-01 14:53   來源:新華網

  中東阿拉伯媒體近年在報道3月上旬發生在中國的新聞事件時,越來越多地把“兩會召開期間”作為時間關鍵詞。

  2011年3月3日,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將在北京開幕,3月5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也將開幕。數千名代表、委員共商國是的兩會被譽為中國政治盛會。

  中東阿拉伯媒體對中國兩會的關注中,經濟是一大重點。中國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人民幣匯率等主題,在報道中出現的頻率頗高。2010年,在對中國兩會進行報道時,約旦報紙《今日阿拉伯人》和卡達半島電視臺網站等眾多媒體都沒有錯過這些方面的新聞。

  同時,阿拉伯國家媒體的編輯似乎很喜歡數字,在數家中東網站上,中國外貿增長、商品零售額增長、進口原油量等數字,都被醒目地寫在了標題中,他們甚至從新華社等中國主流媒體播發的一些新聞稿中,把“埋”在稿件段落中的數字單拎出來,替換原來的標題。

  據了解,2011年兩會上,中國的貨幣政策從“適度寬鬆”到“穩健”的調整將如何影響中國經濟轉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如何在人口基數大的情況下繼續提高綜合競爭力、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的貢獻、中國將採取哪些措施穩定物價,這些問題都很有可能受到阿拉伯媒體的關注。

  中國對2011年至2015年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詳細安排,將在今年兩會上敲定,這將吸引來自阿拉伯媒體的目光。目前,中國與中東阿拉伯國家的友好關係發展迅速,經濟合作涉及眾多領域,人員交往不斷擴大。

  實際上,科威特《觀點報》、巴林《中間報》、約旦《明日報》等中東媒體在過去的兩個月中已經紛紛開始報道未來五年中國將在水利、高壓輸電線路和減輕重金屬污染等方面的投資和措施。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