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一國兩制”顯優勢 授港以魚變授港以漁

時間:2011-03-08 10:3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日前公佈,當中港澳部分首次獨立成章,香港媒體紛紛以此作為頭條及社評話題。此間輿論指出,國家對香港發展給予鼎力支援,也為香港參與國家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供“大顯身手”的機會,這標誌著“一國兩制”實踐的深入及優勢的突顯。

  “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從四大方向支援香港,包括發展金融、航運、資訊等六大高增值服務業;成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和國際資産管理中心;發展高價值貨物存貨管理及分銷中心;以及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地位。

  對於“十二五”歷史性地列入港澳專章,香港《文匯報》7日發表社評稱,在一定程度上,“十二五”規劃已從“授港以魚”發展到“授港以漁”。規劃“送給”香港更好的發展機遇和更大的空間,這是國家更高層次的“挺港”,將使香港受用不盡,充分體現了“一國”的優勢。”

  此前在“十二五”規劃編制過程中,香港各界表現出高度熱情,對規劃中香港功能定位的表述積極提出訴求。香港《星島日報》當日發表以“中央明文保障,機遇港要自尋”為題的社評稱,中央在徵詢參詳香港社會多方意見的基礎上擬定了綱要,香港並非“被規劃”出發展方向,而是爭取到中央的支援和保障。

  “十二五”規劃強調香港在國家整體戰略發展中的獨特作用,同時兼顧粵港澳等區域合作及互利共贏。綱要中提及“支援以香港金融體系為龍頭,發展珠三角金融合作區域”。《星島日報》認為,這表明要增強香港金融中心的全球影響力,顯示香港在這方面還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

  國家為香港發揮所長提供了廣闊平臺,香港如何舞出自己的步伐尚需具體謀劃。香港《經濟日報》在題為“香港愈國際化,愈受惠于‘十二五’”的社評中指出,香港能在“十二五”規劃中得到“優待”,正因香港的國際化本錢和各種具國際頂尖水準的高增值業務,在國家大步走向國際之時,能為國家提供重要價值。文章指,香港加強國際化,自身與國家可雙雙受益。

  《文匯報》亦認為,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十二五”規劃並未對香港的發展提出具體落實措施。香港社會和特區政府應加強對未來發展的長遠謀劃,以切實抓住“十二五”帶來的巨大機遇,實現新的跨越。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港澳僑新聞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