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關:公共服務如何共用?
“新生代農民工被城市邊緣化,一方面表現在勞動權益受侵害方面,更突出的是,他們雖然生活在城市,但無法享受到城市的公共服務,比如醫療、社保、住房、子女上學等問題都沒有根本解決,淪為城市的‘二等公民’。”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律師協會會長楊偉程説。
“必須解決農民工在社會保障體系中的邊緣性問題。”全國人大代表、海南五指山市副市長陳國誠認為,首先政府要落實新生代農民工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制度,尤其是完善工傷保險糾紛的調解機制,使新生代農民工病有所醫、傷有所醫,同時,要逐步擴大農民工失業保險和社會救助的覆蓋率。
王元成代表建議,做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市職工醫療保險制度的銜接,探索在異地就醫、報銷的辦法。研究農民工養老保險與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銜接辦法,簡化區域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手續,實現農民工基本養老保險關係可跨區域就業時隨同轉移。
隨著城市房價和房租飆升,新生代農民工的住房問題日益凸顯。調查顯示,海南新生代農民工只有9.9%的人在城市中買房居住,而且這還主要得益於上一代人的支援,75.1%的新生代農民工自己租房或者住單位提供的宿舍。
李建保代表説,面對高房價,“居無定所”的問題讓許多新生代農民工感到在城市難以立足,建議政府應實施針對新生代農民工的廉租住房政策,可以考慮把在城市穩定就業、居住5年以上的農民工,納入政府廉租房政策享受範圍。
一些人大代表指出,要從根本上解決新生代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問題,必須推行城鄉一體化的戶籍改革。常德傳代表建議,以人口居住登記取代戶籍管理,實現戶籍動態管理,賦予所有居民同等的權利和義務,實現外來工的本地化和農民工的市民化,徹底消除身份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