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公正的實現要靠公正的法官 代表與網友交流司法保障

時間:2011-03-12 13:59   來源:新華網

  11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王勝俊作了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晚間,三位法官全國人大代表就“堅持能動司法、為‘十二五’規劃順利實施提供有力司法保障”與網友線上交流。

  他們是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安東、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張文顯和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副院長宋魚水。

  安東:司法公正的實現要靠公正的法官

  “加強法院隊伍建設,提高法官隊伍素質很重要。法院的工作都是人做的,司法公正的實現要靠公正的法官。司法廉潔是司法公正的一個重要保障,同時也是對法官職業起碼的道德要求。”安東代表説,近些年來一些司法人員受到利益的誘惑,徇私舞弊甚至貪贓枉法,儘管是少數,但對法院形象和國家司法事業的危害很大。對這種司法腐敗,我們應該採取零容忍的態度,不允許它氾濫。要採取思想道德教育,加強監督和嚴肅查處,維護人民利益,維護司法公正。

  他強調,司法權力是人民授予的,必須用來為人民服務,必須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必須使權力真正維護好、實現好、保護好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同時,司法必須依靠人民,讓人民群眾參與進來。現在有個別法官認識不到這一點,認為法院就是職業化的團體,不需要群眾參與。”安東認為,這種認識是片面的,必須把法官的職業化和人民法院的人民性結合起來,才能真正促進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真正促進經濟的平穩健康發展,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

  張文顯:法律體系基本形成並不意味著十全十美、天衣無縫

  “法律體系的基本形成,只是表明我們在立法方面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後面的問題還很多,比如法律的執行和遵守,法律實施過程中的監督,法律如何取得實效等等。”張文顯表示,法律體系形成之後,要轉向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特別是要加強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

  “法律體系基本形成並不意味著法律體系十全十美、天衣無縫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群眾的法律需求不斷增多,法律體系也要隨之不斷地完善。”他説。

  他認為,“十二五”期間,要從五個方面來完善法律體系:一是改進改善保障民生方面的立法;二是加強社會建設和創新社會管理方面的立法;三是完善訴訟制度和司法制度方面的立法;四是加強公共財政和稅收方面的立法;五是加強應對經濟全球化和環境問題的立法。

  宋魚水:司法公正需要知識的力量,更要親和的力量

  “近幾年來,法官從每一個案件做起,從立案到案件分流,為司法透明和司法公正做了大量工作。”宋魚水代表説,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大量疑難複雜案件涌現法院。所以當時特別呼喚專家型法官。最近幾年,經濟迅猛發展,帶來的社會變革也很大。在這個時期,除了專業知識,還需要我們用親和的力量化解矛盾。

  宋魚水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説,做法律工作和法律宣傳工作,務必知道老百姓需求什麼,要解決什麼問題,怎樣更容易接受法律。

  她建議,從文化層面,編制一些通俗的法律教材給人們看,或通過藝術作品,讓老百姓在看電視劇、電影的同時走進法律文化。

  “公務員、法官和媒體,應該帶頭敬畏法律、傳播法律,讓我們的人民也愛法律,恪守在法律這片天地裏。”宋魚水説。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