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題首頁 | 要聞 | 本網關注 | 代表委員面對面 | 最新消息 | 新聞發佈會 | 熱點話題 | 視頻 | 提案議案 | 權威解讀 | 代表委員之聲
字號:
臺盟中央:培養農業科技人才

  時間:2008-03-05 14:02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3月5日北京消息 在全國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上,臺盟中央共提交了十七份提案,涉及兩岸交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等三方面的內容。

  培養農業科技人才 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不僅關係到農業、農村的發展和農民的富裕,而且關係到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和民族的偉大復興。臺盟中央也非常關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共提交了五份相關提案,在農村職業技術教育、發展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組織、加強農村公共文化體系建設、對農科類高校實施“定向免費教育制度”試點以及進一步解決農業貸款難等五個方面提出了建議。

  在建議發展農村職業技術教育的提案中,臺盟中央認為,可以借鑒臺灣在農村職業技術教育上的成功經驗,建立健全相應的工作領導機構,構建現代農村職業技術教育體系,培養一大批從事專業化生産和産業化經營的新型農民,為現代農業的發展提供人才和技術支援。

  説到人才培養,臺盟中央關於對農科類高校實施“定向免費教育制度”試點的提案中提出,試行農科類院校“定向培養,免費教育”和“自費學習與自主擇業”並存的“雙軌制”制度,可以説是農科類人才培養上的一個探索。提案認為,現實環境下,積極推行農科人才招生、培養、就業和職業發展的“全程式”定向免費教育制度,有利於社會資源向農業、農村、農民一定傾斜和有效配置;有利於定向培養農業研究型和實用型人才,緩解發展現代農業之人才急需;有利於解決農科類院校貧困家庭難以承受的經濟負擔;也能從一定程度上緩解大學畢業生就業、創業難題。(張弛)

  

相關閱讀:

  臺灣民主自治同盟,簡稱臺盟,1947年11月12日在香港成立。是由臺灣省人士組成的社會主義勞動者和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的政治聯盟,是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政黨,是與中國共産黨通力合作的一個參政黨。

  臺盟的政治綱領是: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為一切活動準則,在以鄧小平理論指導下,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中國共産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臺盟的主要任務是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旗幟,團結廣大盟員和所聯繫的臺灣同胞,為加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步伐,為維護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為健全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為實現“一國兩制”、和平統一祖國而奮鬥。

  我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以來,臺盟在鄧小平理論指引下,認真履行參政黨職責、積極發揮參政議政、民主監督作用,擁護中共關於和平統一祖國的方針,致力於祖國統一大業,堅持反對任何分裂祖國的主張和行為。隨著祖國大陸改革開放的深入開展,臺盟團結廣大盟員和所聯繫的臺胞,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祖國統一作出了不懈努力。


 進入2008兩會特別報道專題 >>

 

 

 
編輯:張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