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題首頁 | 要聞 | 本網關注 | 代表委員面對面 | 最新消息 | 新聞發佈會 | 熱點話題 | 視頻 | 提案議案 | 權威解讀 | 代表委員之聲
字號:
致公黨中央提案建議:政府當棄“賣地財政”

  時間:2008-03-13 11:07    來源:人民網     
 
 

 

  〔背景〕根據“十一五”規劃綱要,到2010年末全國耕地面積必須確保不低於18億畝。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是國家經過科學測算、精心研究作出的重大決策,事關我國糧食和經濟安全,事關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保障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課題。根據國土資源部公佈的2006年度全國土地利用變更調查結果報告顯示,截至2006年10月31日,全國耕地比上年度末凈減少460.2萬畝,總面積已經下降到了18.27億畝,這意味著我國目前每人平均耕地只有1.39畝。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非常緊迫。

  〔原因〕致公黨在提案中分析認為,各級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忽視了耕地保護職責,地方財政在很大程度上變成了“賣地財政”,是耕地減少的原因之一。據了解,僅2006年以來查出的違法佔地面積就接近90萬畝。2006年全年共發現土地違法行為13萬多件,涉及土地面積近150萬畝。更為嚴重的是,在很多地區,土地出讓金已經成為某些地方政府財政預算外收入的最主要來源。

  〔建議〕致公黨在相關提案中建議,政府當棄“賣地財政”是目前控制侵佔耕地行為的最關鍵環節。現行對領導幹部的考核辦法缺少資源保護和土地利用方面的考核內容,部分領導幹部不惜以過度消耗土地資源為代價來換取政績。因此,一方面,要制定耕地保護責任目標,對目標層層分解,作為對各地政府以及領導幹部考核與獎懲的重要依據;另一方面,要嚴格限制徵地範圍,並修訂目前的用地定額,要按照節約集約、合理合規的原則科學劃定城市發展邊界,實行城市發展“紅線”控制,杜絕大廣場、大立交等形象政績工程,引導各級政府實現從“供地招商”向“無地招商”的轉變。

  建議加大對各級政府當年耕地保護責任目標履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對保護耕地實行“一票否決制”。嚴把土地供應閘門,嚴格審批手續。引入工業用地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制度,加強對土地市場的監管。嚴厲查辦官商勾結、權錢交易的案件,制止房地産開發領域中存在的商業賄賂等腐敗行為。(烏雲斯琴)

 
編輯:賀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