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題首頁 | 要聞 | 本網關注 | 代表委員面對面 | 最新消息 | 新聞發佈會 | 熱點話題 | 視頻 | 提案議案 | 權威解讀 | 代表委員之聲
字號:
42位委員聯名提案建議增加傳統京劇劇目進校園

  時間:2008-03-11 09:50    來源:新華網     
 
 

 

  近日,梅葆玖等40余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交提案,認為進中小學校園的京劇劇目“樣板戲”太多,應增加傳統曲目。昨日(10日),參與曲目確定者、全國政協委員、國家京劇院院長吳江對此回應,“京劇進課堂我們用了整整30年的時間才推動起來,現在的關鍵不是停留在爭論階段,而是先把這件事做起來,再去完善和豐富它。”

    日前,教育部決定今年在全國10省市中小學試點音樂課程中增加京劇內容。15首京劇教學曲目目前已經確定,《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都有一顆紅亮的心》等經典“樣板戲”京劇唱段入選。

    42位政協委員 入選曲目“樣板戲”太多

    15首被選定的曲目一經公佈,就遭到了部分藝術家的質疑。在此次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梅葆玖與關牧村、鬱鈞劍等42位政協委員聯名提交《中小學生京劇義務教育內容要慎之更慎》提案,認為選定的15首曲目“樣板戲”太多,“在15首曲目中,‘樣板戲’就達到9首。”梅葆玖等政協委員們建議把《穆桂英挂帥》、《赤桑鎮》、《將相和》等傳統劇目列為進校園的京劇曲目。

    參與曲目確定者 先把此事推動下去再説

    對此,參與曲目確定者、全國政協委員、國家京劇院院長吳江表示,將京劇推進到中小學課堂,是用了30年時間的努力才推動起來的。他認為,現階段,京劇界的人士應該團結起來,共同把此事推動下去,而不是還沒有做起來,就先説哪兒對哪兒不對。

    據吳江回憶,將京劇普及到中小學的想法,從30年前就開始醞釀了。當時,他們在北京成立了“京昆振興協會”,通過演講、演出等形式在學校和社會普及京劇文化。去年11月,一位主管教育的領導聽了吳江等人對京劇文化的普及彙報後,表示:“為什麼不把這種文化引進到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呢?”至此,此事有了眉目,12月份,國家京劇院開始與教育部和文化部經過多次協商、論證,1月份,方案敲定。“整個過程都有藝術、教材、教育方面的專家參與,不是那麼不慎重就推出來的。”(記者杜丁)

 
編輯:賀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