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題首頁 | 要聞 | 本網關注 | 代表委員面對面 | 最新消息 | 新聞發佈會 | 熱點話題 | 視頻 | 提案議案 | 權威解讀 | 代表委員之聲
字號:
【房價】人大代表袁超稱房價有50%下浮空間

  時間:2008-03-13 14:10    來源:南方日報     
 
      政府招標拍賣出讓住宅用地,屢屢拍出天價“地王”,導致房價居高不下。全國人大代表、廉江一品木業經理袁超昨日(12日)建議,對屬政府住房保障體系的住房建設,應該調整對土地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在地價不變前提下,開發商按圖紙、品質要求完成的商品房價競投,低價者中標,以平抑房價。

    房價“瘋漲”,政府主導住房保障

    “房價有下浮50%左右的空間。”袁超語出驚人。他表示,從2006-2007年間房價“瘋漲”,大多數人們只能望“房”興嘆。炒房、房地産開發商的高額利潤和權力腐敗等諸多因素使房價居高不下,可直接計算部分約佔30%左右,間接影響估計不會小于20%,這意味著房價有下浮50%左右的空間。袁超在建議中指出,開發商在項目開發過程中增加了開發商與權力交換的成本,而這些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推高了房價。

    針對房價“瘋漲”,袁超建議,要建立政府主導的住房保障體系,各級政府應抓緊出臺實施意見,制訂長期規則,協調包括國土、建設、規則、財稅、金融等多個部門,制訂出相關政策,確保有持續、穩定、可靠的財政資金投入,把廉租房擺到財政支出的優先地位,把經適房作為重點政策傾斜支援的住房類型,滿足大部分中低收入家庭購買自住房的需求。他説,政府主導的廉租房、經適房逐步上市,很大程度上會緩解低端房市的供求矛盾,房市必將重新洗牌,“房價也將出現回落,並逐步進入平穩期”。

    同時,建立“保障歸保障,市場歸市場”的雙軌制住房供應體系,開發不同檔次的中高端商品房,滿足社會各階層的不同需求。

    “保障住房”低價中標

    “政府採用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住宅用地,往往競出天價,而這一天價又必然作為成本帶進了房價,也把房價推向天價。”袁超説,目前政府部門高度壟斷的土地單寡頭供應市場與土地需求者的競爭性市場的存在著不對稱和不平衡。

    對此,袁超建議調整土地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屬政府住房保障體系的住房建設用地招標拍賣方式從原掛牌競投地價改為競投住宅建設單方造價或競投住宅銷售均價,合理低價中標,避免地價競投而被托高並因此帶入房價成本。為了降低房價,在國土部門標定的地價不變的前提下,競爭內容轉變到開發商按圖紙要求、按品質要求完成的商品房價競投,採取低價中標的辦法,以保障消費者的利益和平抑房價。中、高端商品房用地的競投仍可沿用原有辦法。

    他還建議,為了反洗錢、炒樓、哄抬房價行為發生,建議各地開發商以行業為載體,對售樓資訊實行電腦聯網,實行購房應具身份證、戶口簿兩證等措施。對出現大量資金涌入並大量購房的異常情況,應及時報告行業協會並商有關部門查處。(記者 鄭佳欣 徐林 戎明昌 孫曉素)

 

 
編輯:楊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