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題首頁 | 要聞 | 本網關注 | 代表委員面對面 | 最新消息 | 新聞發布會 | 熱點話題 | 視頻 | 提案議案 | 權威解讀 | 代表委員之聲
字號:
兩會會外看會:中國民眾對兩會寄托多元化期望

  時間:2008-03-02 13:17    來源:人民政協網     
 
 

 

  新華網北京3月1日電(記者王攀 曹國廠 李懷岩)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兩公里外的一個報刊亭里,37歲的女攤主黃娟說,盡管地處鬧市生意不錯,但是近期持續上漲的物價還是讓她有一些吃不消。

  “天上不會掉錢。”這位家在河南農村的外來打工者說,“能不能叫政府想想辦法,給我們多些幫助啊?”

  同樣在報刊亭里,28歲的北京市民陳明則說,他希望有人能向中央政府提議,給劇烈震蕩中的中國股市“再出一點招”。

  決定未來一段時間中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方向的兩會幾天後將在北京召開,近3000名人大代表和2200多名政協委員將聚集在人民大會堂,審議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和其他方面的事項。

  與此同時,他們將面臨另一個重大課題:如何將中國13億民眾越來越多元化的利益訴求反映到政治決策上去。

  地處中緬邊境和滇藏結合部的雲南怒江秋那筒村怒族村民馬永生說,因為近些年禁止打獵,深山里的黑熊、猴子等野生動物也多了起來,經常糟蹋半山腰的莊稼,“希望國家能夠給予更多的經濟補償”。

  在毗鄰北京的河北,人們的期望被打上了奧運五環標志。當地的奧運志願者張寶忠說,希望中央政府借助“綠色奧運”的契機,促使包括北京在內的大中城市立法防治“噪音污染”。

  一項正在全國范圍內進行的、名為“我向總理提問題”的網絡調查顯示,人們還希望國務院總理和全國人大代表們能夠讓偏快的中國經濟不要過熱,讓持續上漲的物價穩定,讓新增的財政收入更多地投入民生保障,平抑房價,增加農民收入,嚴肅懲處官員腐敗,加強民族傳統文化保護,還要阻止一些上市公司的“圈錢”行為。
 
  觀察家們說,就在十年前,中國百姓的期望還似乎遠沒有今天這麼復雜。當時絕大多數人在擔心中國經濟能否度過東南亞金融風暴的衝擊,保持高速的經濟增長成為全社會的共同呼聲。

  然而現在的情況已經大為不同。長期關注中國沿海地區經濟與社會變遷的深圳市社科院院長樂正說,近年來中國的人均收入和居民基本物質生活條件已經有了明顯改善,綜合國力和國家聲望也明顯提升。

  “但是,正如絕大部分國家現代化起飛階段面臨的形勢一樣,中國又面臨另一個嚴峻的問題:發展不平衡。在社會財富積累的同時,社會各方面的矛盾也在積累。因此,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政府關注並及時解決各種發展不當問題,顯得十分重要。”他說。

  2月29日公布的一項統計顯示,在本屆中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組成人員中,省級官員代表大幅縮減,一線工人和基層農民代表大幅增加。其中,一線工人代表比上屆增加了一倍以上,基層農民代表比上屆增加了70%以上。

  胡小燕等3位農民工代表進入全國人大,使得總數達到1.5億的農民工在中國最高權力機關有了自己的代言人。

  有關專家表示,代表比例的調整和新的階層代表的加入,會讓中國的兩會更多地傾聽到來自人民群眾的心聲,有利于更好地聚集民意。

  眼下,在黃娟的報刊亭里,兩會內容已經佔據了絕大多數報紙的頭版。她說,還很希望代表和委員們能說話更大膽一些,更為老百姓多說點話。

  她說:“至少這樣報紙能更受歡迎啊。”

 

 
編輯:賀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