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題首頁 | 要聞 | 本網關注 | 代表委員面對面 | 最新消息 | 新聞發佈會 | 熱點話題 | 視頻 | 提案議案 | 權威解讀 | 代表委員之聲
字號:
中國法院力求“民告官”案結事了

  時間:2008-03-11 09:08    來源:中國網     
 
 

新華網北京3月10日電(記者陳菲、賈楠)“民告官”案件一直以來因百姓“私權”對抗政府“公權”而備受關注。最高人民法院院長肖揚10日在向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作工作報告中指出,必須堅持“監督與支援並重”的行政審判政策,力求案結事了,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肖揚在報告中指出,5年來,最高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1242件,國家賠償案件313件,監督和指導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審結一審行政案件47萬餘件,同比上升1.5%;審結國家賠償案件1.3萬件,同比上升17.31%,涉及賠償金額1.8億元,同比增長6.26%。

隨著我國改革逐步深入,各種社會矛盾和利益衝突交織,涉及行政權力與公民權利的矛盾和爭議,相當一部分反映到行政訴訟中來。一些地方相關行政機關的不當干預時有發生,使人民法院特別是基層法院難以獨立公正行使審判職能,影響了司法的權威性和公信力。

據統計,5年來,行政案件受理案件範圍幾乎涉及所有行政管理領域,案件種類達到50多種。因城市房屋拆遷、農村土地徵收、農民負擔、企業改制、勞動和社會保障、資源環保等引發的行政爭議,日漸增多。

代表們普遍認為,在影響社會穩定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諸多因素中,政府與人民群眾、行政機關與相對人之間的關係如何,至關重要。

5年來,人民法院在審判實踐中,積極探索完善行政案件管轄制度,通過指定管轄、提級管轄,優化司法環境,排除不當干擾,確保案件得到公正審理。依法探索行政案件處理新機制,在查明事實、分清是非,不損害國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的前提下,建議由行政機關完善、改變違法或不當的行政行為,補償行政相對人損失,允許行政相對人自願撤訴,促進人民群眾與行政機關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繼續做好各項審判和執行工作,努力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肖揚在報告中説,“在行政審判工作中,堅持監督、維護和協調相統一的原則,充分發揮指定管轄和提級管轄的作用,切實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有效化解行政爭議和國家賠償爭議。”

 

 

 
編輯:賀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