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題首頁 | 要聞 | 本網關注 | 代表委員面對面 | 最新消息 | 新聞發佈會 | 熱點話題 | 視頻 | 提案議案 | 權威解讀 | 代表委員之聲
字號:
08年財政預算報告發生四大變化 老百姓也能看懂

  時間:2008-03-10 10:06    來源:中國網     
 
 

3月8日,財政部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胡靜林作客中國政府網“兩會”訪談,權威解讀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和預算草案報告。

胡靜林説,預算報告和草案通俗地講就是國家的一個賬薄,是記錄國家的錢是怎麼來的、怎麼用的、下一年的收入和支出是怎麼安排的這麼一個賬薄。為了更好地使財政預算報告能被老百姓讀懂,便於代表審議,今年我們在報告的形式和內容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既照顧全面,又突出重點。

報告和草案中既有對財政收支情況的整體説明,首先讓代表、老百姓知道國家的錢是從哪來的,要用到什麼地方去,同時,也把代表和委員以及社會各界十分關注的重點問題,也是政府工作的重點,比如三農、教育、醫療衛生、社保等民生方面的支出情況作為重點進行介紹。

二是文字與數字、圖表有機結合。

預算報告實際上就是報賬,報賬就必須要有數字,數字裏面實際上是包含著政策的,是在體現政策,因此文字和數字要結合好。今年為了更好地讓代表們讀懂這份報告,我們特別增加了很多的附圖、附表,以便更直觀、更形象地把政策解説好,文字、數字、圖、表相輔相成、相互對照、相互佐證、便於理解。

三是儘量用通俗的語言來解釋專業問題。

預算報告相對來説比較專業,財經術語多,容易專業化、術語化,為便於人大代表審議,也為了讓老百姓看懂,我們在起草報告的時候儘量用通俗的語言來解釋專業的問題。比如“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從這個字面上一般老百姓很難理解這裡面到底是做哪些事,所以我們在報告中把這個改革的內容説出來了,就是免除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對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提供生活補助,簡單的説,主要就是大家所知道的“兩免一補”,這樣説出來就比較容易理解了。

此外,對一些不可避免需要使用的專業術語也專門增加了名詞解釋,這些名詞解釋我們也會儘量通俗化。

第四、第一次把代表、委員以及社會各界關注的“三農”支出單獨作了反映。

胡靜林説, “三農”支出並不是單獨的政府支出科目,而是分散在各個科目當中,而社會上對“三農”問題又很關注,大家就希望能清楚地知道用在“三農”方面的支出總量是多少。為了便於審議我們沒有拘泥于現有的科目設置,把包含在比如糧食直補、農資綜合直補、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綜合開發、教育、社保等所有用在“三農”方面的資金都專門進行了統計,集中反映了“三農”的支出。

胡靜林指出,國家預算報告和草案,經過人大審議通過後就具有法律效力,有強制性,必須嚴格執行。 (蘇向東)

 

 

 
編輯:賀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