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題首頁 | 要聞 | 本網關注 | 代表委員面對面 | 最新消息 | 新聞發佈會 | 熱點話題 | 視頻 | 提案議案 | 權威解讀 | 代表委員之聲
字號:
南方日報:為廣東“大部制”做好理論準備

  時間:2008-03-14 09:13    來源:新華網     
 
   

夏書章。陳康團攝

    當大部制改革激起社會無限幻想、並將在全國選取省份先試先行的時候,在地處改革開放前沿的廣東,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數十所大學的學術精英將於15日齊聚中大“夏書章教授與中國公共管理學、政治學學術研討會”,屆時包括大部制在內的政府改革與社會發展等論題將成為研討會的重點,為廣東未來的政府體制改革貢獻智慧。

    “大概會來150-200名學者,與會者全部都是國內政治學術圈的精英。”3月13日,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院長任劍濤告訴記者。

    為夏書章九十壽辰精英齊聚研討

    現在是“兩會時間”。“兩會”正熾,大部制方案已使北京成為政府體制改革討論“風暴眼”。廣東遠離政治中心,地處中國大陸的最南端,南北學術精英齊聚於此、回應京城“兩會”輿論,耐人尋味。

    是誰有這麼大的號召力?

    “這次研討會召開,是借我國公共管理學科的奠基人、被公認為‘中國的MPA之父’我係教授夏書章九十壽辰的東風。”任劍濤説。

    夏書章是中國行政管理學界的泰斗,早年畢業于原國立中央大學(南京大學)法學院和美國哈佛大學立陶(今肯尼迪政治)學院。自1947年起任中山大學教授至今,目前以年屆90高齡仍擔任該校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名譽院長、教授、行政管理專業博士生導師,由其擔名譽主任的該校行政管理研究中心是全國行政管理學科唯一的國家級重點研究基地。

    1979年,鄧小平在理論務虛會上呼籲:“政治學、法學、社會學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們過去多年忽視了,現在也需要趕快補課。”隨後,年逾花甲的夏書章和幾位政治學界的老同仁集會商討,聯名上書中央,建議復辦因1952年院係調整而取消的政治學專業,並著手推動中國政治學會于1980年12月成立。

    “在加強經濟管理的同時,必須注重行政管理的研究和改革。”夏書章説。鋻於中國行政管理改革遠遠落後於經濟管理的現狀,1982年初夏書章便在人民日報發出“把行政學的研究提上日程是時候了”的呼籲。自此之後,行政管理學才開始在中國的大學裏繁榮起來。

    此外,夏書章自1988年至今持續20年連續擔任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副會長,該會不同於一般的群眾性學術團體,直接隸屬於國務院辦公廳,非常活躍,具有廣泛的政策影響力。在強調學以致用的行政管理學界,該會具有強大的政治和學術號召力。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的周志忍、中國人民大學的毛壽龍、張成福等國內頂尖級的行政管理學者基本上都是該會會員。

    為構建現代政府管理體系助力

    “我們希望學術單位與政府部門形成水乳交融的關係。”夏書章説。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周志忍教授在談及行政管理學的現實功用時則指出,行政管理這個學科從一齣生就與中國的國情緊密相連,學科與應用也是齊頭並進的。它在推動政府職能、執政理念轉變上起了很大作用,以前中國的政府工作人員叫做“國家幹部”,後來才改稱公務員,實行公開招聘,由人事部任命和管理。

    廣東省委組織部牽頭,中山大學和牛津大學兩所名校聯手打造的“中大—牛津班”,自2002年開班以來,已經舉辦10期,其中相當部分學員已因學習和工作中的突出表現而獲升職。2008年,又與瑞典、芬蘭的高校簽訂協議,舉辦新的培訓班,重點學習北歐國家的福利制度。

    “毫不誇張地説,在國內做幹部培訓,我們是做得最好的。北京大學、中國浦東幹部學院、中國延安幹部學院,都曾專門為此前來我校取經。”任劍濤説。

    作為廣東數家主流大報的專欄評論作家,任劍濤、郭巍青等該院教授不僅以研究成果蜚聲學術圈,更以一針見血的言論引領輿論,並廣為大眾所知。

    而該院的另一些學者則潛心於專業研究,為廣東構建現代政府管理體系助力。“最近,我們從省裏承接了一項城鄉協調發展和區縣一級績效評估體系的研究項目。”該院教授蔡立輝説。

    “我們的目的不僅是要通過培訓,提高中高層幹部素質,為廣東培養一批具有現代公共管理素質的公務員,更要為廣東行政管理體制的現代化,提供政策諮詢。”任劍濤説。

    為廣東試行大部製作好理論準備

    廣東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其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的規律表明,注重保持和提高軟實力是廣東取得不菲成績的深層次原因,也是重要的動力源泉,它不同於自然資源、區位優勢、資金等硬實力要素,具體體現為制度、意識、行為規範和管理水準等等。

    大部制改革即將推行,新一輪持續5年的政改就要拉開序幕,如果改革一旦在廣東試行,廣東要在其中面對哪些真問題,給出哪些真答案?

    2007年10月,中大行政管理研究中心主持了“廣東綜合執法績效評估研究”項目,以探索將職能相近的政府部門合併的問題。“可以説,我們的這個研究可以為廣東試行大部制改革提供一定的學術借鑒。”蔡立輝説。

    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的副會長高小平、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薄貴利、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的長江學者林尚立、華中師範大學的政治研究院院長徐勇等四名給中央政治局常委講過課的專家,也將齊聚中大。此次論壇之含金量可見一斑。

    曾經為深圳“行政三分”擬定方案的深圳大學教授馬敬也將與會。“屆時,幾年前的那場改革肯定將成為會議的討論熱點,畢竟現今的這場大部制改革頗讓人想起它。”中大政治與公共事務學院倪星教授説。

    “廣東在中國改革中的地位特殊,擁有先行先試權。廣東的學術界要為政府體制改革作好準備。”夏書章説。

    任劍濤一再向記者強調,在學術研究和學術實踐過程中提出中國公共管理的真問題,給出解決中國公共管理問題的真答案,是該院學術群體的目標。“這也是我們此次舉辦政治學界高峰論壇的重要目標。” (記者周志坤 程瑤)

 
編輯:賀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