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題首頁 | 要聞 | 本網關注 | 代表委員面對面 | 最新消息 | 新聞發佈會 | 熱點話題 | 視頻 | 提案議案 | 權威解讀 | 代表委員之聲
字號:
保障農民工權益重在落實

  時間:2008-03-14 09:11    來源:新華網     
 
 

 

   ■胡小燕代表(廣東佛山新明珠建陶工業有限公司成品車間副主任):同樣辛苦的工作,農民工工資收入普遍要比務工地社會平均工資低很多

    ■張國勝代表(福建省莆田市市長):農民工權益難以得到全面切實保障,既有人們思想認識的原因,也有體制機制的原因

    ■徐桂芬代表(江西煌上煌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保障農民工權益,最根本的是要進行戶籍等相關制度的改革

    “同樣是勞動者,農民工的待遇與城鎮職工差距太大了,很多權益農民工享受不到。”我國第一個以農民工身份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胡小燕説。

    如何保障農民工權益,成為兩會代表們熱議的一個話題。

    工作相同,待遇卻大不同

    談到自身的處境,胡小燕打開了話匣子,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和農民工工作生活環境問題更是讓她不吐不快。“我女兒就是在老家上學,每年最多只能見一次,所以每年春節無論如何也要擠火車回家,要不又得等一年。”胡小燕説,她真希望女兒能夠來到她身邊,但一旦到了打工地,不僅沒法享受免費義務教育,還要繳納高額的“插班費、借讀費”,她根本無法負擔。

    “我在調研中還發現,同樣辛苦的工作,農民工工資收入普遍要比務工地社會平均工資低很多。”胡小燕説:“他們一個月的工資不要説養家糊口,就連自己的基本生活也只能勉強維持。”胡小燕説,農民工最希望收入、福利和工作生活條件的改善。

    在江西煌上煌集團有限公司,農民工約有3000多人,佔員工總數的一半。集團董事局主席徐桂芬代表説:“農民工確實不容易,一方面,他們文化水準不高,很難進入管理層,收入始終上不去,也限制了他們的發展;另一方面,他們享受不到普通城鎮職工的待遇,在住房、社保、醫保等方面都是低人一等,生活很艱辛。”

    有了政策,要落到實處

    目前,中央、地方都出臺了一些相關政策。有了好政策,關鍵在落實。

    “農民工應該享受的權利,比如説按時發放工資等等,在《勞動合同法》、《義務教育法》等相關的法律條文裏面都有明確的規定,但具體執行時,這些權益卻往往被忽視。執法不嚴、管理不到位,是導致一些問題雖然天天呼籲,但卻始終得不到解決的重要原因。”胡小燕説。

    福建省莆田市市長張國勝代表認為,農民工權益之所以難以得到全面切實保障,既有人們的思想認識上的原因,也有體制機制上的原因。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農民工自身維權意識的提高,農民工的工資待遇和權益保障必然要求得到提高,一些地方和企業卻將這種提高看作簡單的“成本上升”,想進行規避。“這顯然是錯誤的,應當看到,農民工已成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生力軍之一,必須將農民工看作享有同等地位的社會一員。”張國勝説。

    “農民工的權益保障問題看起來很複雜,包括教育、社保、醫療等方面,但實際上有一個核心,就是戶籍制度問題。”徐桂芬説,農民工難以享受社保,不能買廉租房,子女不能在打工地享受免費義務教育,都是因為他們沒有城市戶口。戶籍改革牽涉面很廣,但是不能因為難就不改了。

    制度改革,須早日提上日程

    “首先就是希望各級部門能真正重視農民工權益保障問題,而並不是停留在口頭上。要加大執法力度,保證勞動者應享有的基本勞動權利得到落實,並能夠及時處理涉及農民工的勞動爭議案件。”胡小燕説,“目前,農民工退保在全國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我認為政府應該儘快實行‘一卡通’,從根本上解決農民工社保基金的流轉問題。”

    張國勝説:“在加強農民工社會保險普及工作的同時,我們需要完善社保異地轉移機制的建設,這樣才能保障流動性較高的農民工能在全省乃至全國範圍內持續繳納社會保險,享受應有保障。”

    徐桂芬代表説,“現在農民工大多缺少文化,這極大限制了他們的發展,也限制了他們維護自身權益的能力,加強對農民工的教育培訓是當務之急的一件事。”(記者 崔 鵬 李 剛 余榮華)

 
編輯:賀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