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題首頁 | 要聞 | 本網關注 | 代表委員面對面 | 最新消息 | 新聞發佈會 | 熱點話題 | 視頻 | 提案議案 | 權威解讀 | 代表委員之聲
字號:
時評:政府找準了自己在房市的定位

  時間:2008-03-13 10:33    來源:新華網     
 
 

 

  把“商品房”交給市場,把“保障房”留給政府。這一直是經濟學界在解決住房問題上堅持的一個觀點。

    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説,堅持正確發揮政府和市場的作用,政府主要制定住房規劃和政策,搞好土地合理供應、集約利用和管理,重點發展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高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主要通過市場調節解決。

    對此,媒體評論説:“政府找準了自己在房市的定位”。

    與此同時,溫家寶總理提出的“建立住房保障體系”,也被兩會代表委員高度讚賞。他們認為政府“用更堅定的決心、更清晰的表述傳遞著這樣一個資訊:一條以‘保障’體系建設為重點的,分類解決各收入群體住房問題的政策路線圖正式登臺亮相”。

    全國人大代表、南昌市市長胡憲説,政府通過多種途徑幫助中等收入家庭解決住房問題,加強市場監管、防止房價過快上漲等措施“令人振奮”。

    “政府在房市上給自己明確定位,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一些經濟界別的政協委員認為。

    由於中國房地産業所承載的社會的、經濟的、産業的責任越來越多,讓政府在對其進行調控的時候,思慮再三。處於宏觀調控中的政府角色,必將夾在民生訴求與産業發展的中間,某個階段要照顧照顧這邊,而某個階段還要照應照應那邊。

    “這是老百姓為什麼會看到在房市上政策多出,但收效並不理想的原因。”

    現在,解決住房問題的思路已經明確。該由市場來做的由市場去調節,該由政府來解決的地方由政府去做。

    每年兩會,代表和委員都密切關注房市、房價的變動。今年,他們更多地去討論由政府來解決的那部分———“保障房”的政策。

    政府工作報告裏提到,今年中央用於廉租住房制度建設的資金為68億元,比去年增加17億元。而且中央政府要求地方各級政府都要增加這方面的投入。這些屬於“有形的手”將要調控的內容,成為本週熱議的焦點。

    而買高價商品房的人、每平方米1萬元的房價以及能否成交,這些屬於“無形的手”調節的內容,不再成為本次兩會代表委員注意的焦點。(王偉)

 
編輯:賀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