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題首頁 | 要聞 | 本網關注 | 代表委員面對面 | 最新消息 | 新聞發佈會 | 熱點話題 | 視頻 | 提案議案 | 權威解讀 | 代表委員之聲
字號:
韓長賦:群眾利益無小事 給農民做的事情還是太少

  時間:2008-03-13 10:44    來源:中新網     
 
 



  崔永元:昨天我讀了一本書叫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三農問題,這個書的序特別好,我給大家讀一段。望著案頭這堆稿子,我自問,為什麼寫這些東西,因為心裏愧疚,這片土地我生於斯,長于斯,但自打真正懂事起我就想離開它,即使真心地為它流過那麼多汗水,也多半是為了換來離開它的果實,終於,我如願以償,最對不起的是父老鄉親,在我成了城裏人之後,良心告訴我,不能忘了農民,這城市,這工廠從無到有,從小到達,從傳統到現代,有他們的一份辛勞,一份奉獻。我們城裏人的生活也離不開他們,可我們骨子裏卻嫌棄他們,當街上人頭竄動,當公共汽車上摩肩接踵,便會自覺不自覺地感到他們妨礙了我們城裏人的生活,我不能原諒自己,於是就想為他們説幾句話。有請這本書的作者,吉林省省長韓長賦,熱烈的掌聲歡迎他。您好。


  韓長賦:您好,很高興來參加這個節目。

  崔永元:您看大家的掌聲這麼熱烈,您説為什麼?

  韓長賦:我想(大家都)希望中國的農業能夠走向現代化,能夠做大做強,能夠永遠保證我們中國人的吃飯問題。

  崔永元:我猜其實更直接的原因是剛才我念的序言感染了他們,聽得出來您對農民有多深的感情,而且這個感情特別真摯,我現在是要提醒您,因為小崔會客是兩會期間播出的節目,很多省長、省委書記、高級官員都到這個現場,來説他們執政的理念,但是好像還沒有人説農業的,您考慮不考慮換一個話題?

  韓長賦:我不換話題。

  崔永元:我做做您的工作,因為現在省長在這兒談一個省裏的情況,關係到電視機前的觀眾對這個省的印象,如果您執著地要談農業話題,大家就認為吉林是個農業大省,相當落後,相當地落後。

  韓長賦:你這個話題很尖銳的,但是我覺得,不回避這個話題,民以食為天,吃飯第一。

  韓長賦:中國有13億人口,到什麼時候都得加強農業這個基礎。

  崔永元:那我們就談農業。您請坐。咱們先説一件具體的實事吧,就是2007年政府拿出了五千多萬給農民和部分市民吧,買了十萬台電視機,還是只面向農村?

  韓長賦:主要是面向農村。

  崔永元:這是一個什麼想法?

  韓長賦:我在農村調研當中就發現有不少農村特困群眾沒有電視看,我覺得這個事兒不小,電視可以説是圖文並茂、雅俗共賞,方寸之間有大千世界,我不是因為在電視臺做節目我才説電視好的,電視確實好,但是我覺得電視,一個農民的家庭,家裏有沒有電視,從一個側面可以判斷這個家庭與這個時代、與這個社會距離有多遠。

  崔永元:有了電視對他們來説意味著什麼呢?

  韓長賦:我覺得對他們觀念的進步,對他們知識的更新,以及對他們保持時代和社會同步,我覺得非常有意義。

  崔永元:五千萬,不是小數字,五千多萬。

  韓長賦:我們調查是這樣的,一共全省是十萬零三千九百戶,經濟發展到今天,社會進步到今天,我們有能力,也應該把這個問題解決,這個電視有個很大的好處,就是有文化的人看得懂,沒有文化的人看得懂,所以很快把科學傳播出去了。

  崔永元:還有一種説法就是做電視節目的人沒有什麼文化。有一位朋友是長春市朝陽區富豐鎮迎新村的村民侯國臣,他家就發了一台這樣的電視,今天他來了,歡迎他。

  韓長賦:老侯,好像那天省裏發電視儀式,你參加了。

  崔永元:韓省長,您看,電視都來了,這就是發的那個電視,這兒寫著呢,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神人民政府贈送,2008年1月份,這是您家裏的電視,您為什麼要把這個電視帶到現場,我都知道,是想讓韓省長把這個電視給換成那樣的。您家裏以前沒有電視?

  侯國臣:沒有。

  崔永元:那到什麼地方去看電視?

  侯國臣:別説了,以前沒電視之前,我老伴本身有點精神病,一到六點,必須要上人家去,到鄰居家看電視。

  韓長賦:東北話叫居別就是鄰居。

  侯國臣:到人家那兒看還得看人家樂意不樂意,還得看人家心情舒暢不舒暢。

  崔永元:每天都去嗎?

  侯國臣:差不多哪天都去。

  崔永元:那誰樂意呀?

  侯國臣:就是説,人家還煩咱們,去了你想看鄉村頻道和中央一台、二台、三台,你想看哪個得聽人家的,你想看二人傳,人家想聽新聞,你一個人,那就不行了,你就得人家看完了。

  崔永元:這沒有什麼怨言看發吧,你們到人家看,還得按你們的看,這也太不講理了。

  侯國臣:就得等著人家看,等著人家看完,等咱想看,人家看完了,也到睡覺的時間了,這就沒招了,通過給了這個電視,我這老伴一天,樂得睡不著覺,這就是天上掉餡餅。

  崔永元:這不是掉餡餅,這是天上掉電視機。

  侯國臣:電視機就是餡餅,我説你樂意看啥就看啥,就到哪個頻道,二人傳、新聞、鄉村事跡都可以。

  崔永元:您是不是有個節目表,幾點看什麼,幾點看什麼,讓我們參觀一下。

  侯國臣:我有一個。

  崔永元:這是每天看的。

  侯國臣:對。

  崔永元:六點看長春臺的城市速遞,有事兒幫你辦,六點半是吉林臺的吉林新聞,七點是中央臺的新聞聯播,七點半是中央臺的天氣預報,八點是中央三套的星光大道、同一首歌,六點四十是吉林臺的鄉村劇場二人傳,你看,多豐富這一天安排得,沒有我們節目這裡邊。我再問問您,當時説要白給你一台電視機的時候,你相信嗎?

  侯國臣:那哪相信啊?

  崔永元:以為是二人傳呢。省長説了,他給你們電視機可不是讓你們天天看二人傳的,是要學農業科技知識。

  侯國臣:對,在農業方面,有一些養殖,比如鴨子、鵝、豬,怎麼防疫,像我今年就看了,養大鵝,發展大鵝,因為我家庭條件不夠,大鵝這個東西,半個月以前,下地完全不喂糧,一色放,這就是在電視機裏學到的最大的經驗。這個鵝從放到秋三個半月就可以賣錢。

  崔永元:都是看電視看來的。

  侯國臣:對,你沒這個電視,我就啥也不是,就成瞎子一樣,電視就是心靈的窗戶,特別亮。沒這個玩意兒,你想看書,你看書沒有實際經驗操作,你乾脆照葫蘆畫瓢你也講不那麼準,人家告訴你一個雞一個鵝到十五天打什麼疫苗,20天打什麼疫苗,就實放告訴你了,你就明白了。

  崔永元:你現在還有什麼要求,希望省長替你做嗎?

  侯國臣:我現在就是沒啥要求。

  崔永元:不換個大點的。

  侯國臣:不用。

  韓長賦:老侯,我們希望你日子越過越好,電視越換越大。而且我相信這個希望肯定是可以逐步實現的。

  崔永元:但是最好後面那個換是憑自己的能力,別老從天上掉電視。

  侯國臣:因為咱們把技術都學好了,養殖業發展起來了,咱們將來就可以換個大的,換個好的,這不有基礎嘛。

  崔永元:謝謝侯國臣。您看他的狀態特別好,這個我覺得讓人挺高興的。

  韓長賦:心情好。

  崔永元:過去見到省長,見到縣長,都哆嗦得不知道怎麼説話了,現在你看他特別放鬆,我覺得就是這一台電視送得,讓他體會到了省裏有這樣的政策,把他們放在心上,這個是不是跟您設想的一樣?

  韓長賦:群眾利益無小事,我想作為政府,就得經常考慮群眾最現實的、迫切的需要,了解群眾,特別是困難群眾,他心裏想什麼,他需要什麼,方才老侯他不是講了一個嗎,説看見電視就像心裏打開一扇窗戶,我想這是農民的語言,打開窗戶就是看見世界了,看見外面的世界,我想這樣的話了解資訊,包括了解外地的經驗,了解城市的文明,我想這樣的話對農民的思想觀念的衝擊,可能比我給他們講一次課要管用,當然可能沒看你的節目管用。

  崔永元:就是在這麼多年的這種實地的調查、調研中,你有沒有感覺農村因為觀念問題,束縛手腳,進步的速度很慢,有這樣的感受嗎?

  韓長賦:這方面感受挺多,農村因為過去長期還是在傳統的農業的這種生活裏面,早出晚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活幹完了到田頭蹲一會兒。

  崔永元:農閒的時候還打打麻將,喝喝酒。

  韓長賦:東北話叫嘮嘮嗑,因為沒有外面的資訊來,他在一個傳統的村落,一種週而复始的生活當中,那人們的觀念可能很難演進,現在變化很大了,現在你看吉林農民也很會説的,他也是一個是看電視,一個是出去打工,這兩個途徑是對農民的觀念影響最大的,像吉林省一年有350萬人次出去打工,天南海北的,在各行各業就業,所以他們應該説在外邊工作的時候受到了觀念方面的衝擊和影響,回到村裏把很多新的思想觀念,改革開放的資訊都帶回來,影響家鄉的農民。

  崔永元:作為省長您是鼓勵他們背井離鄉,出去打工的是吧?

  韓長賦:這句話我想,後半句話我是鼓勵的,鼓勵他們出去打工,但是和背井離鄉不能同日而語。

  崔永元:我是故意把兩個攙在一起説的。剛才我們看了發電視,十萬戶家庭,其實還有修房子呢,改造房子,有十三萬戶,省級補助是五億元,您怎麼規劃的這個五億元?其實我覺得省長的主要任務是掙錢和花錢,掙錢不容易,花錢更難,怎麼規劃的這五億元?

  韓長賦:説到這個事兒我可以稍微説遠一點嗎?中國的農民我想也不光是吉林農民,別的地方農民我想大體也是這樣的,全國的縣,我一半以上都去過,我在北京工作的時候,搞農村調研,有的時候也一家一戶調研,有的時候也一走而過,但是我也有基本的判斷,這個地方經濟怎麼樣,群眾生活怎麼樣,我一看路,二看樹,三看莊稼,四看住,這一看路,這路都沒修就説明那個地方財力,財政狀況不是很好。二看樹。

  崔永元:這個我想不出來,怎麼看這個樹?

  韓長賦:比如説這個地方道路綠化,農田裏網綠化都很好,樹長得很好,而且沒有缺毛斷空的,這説明人們的環境觀念很突出。另外説明社會治安好,沒有亂砍濫伐。三看莊稼,如果説莊稼長得不怎麼樣,你就看農民種地上心不上心,莊稼長得好不好,你可以判斷你的政策,農村政策是否對頭。住就是如果這房子,這個村住的狀況不是很好,就説明這個地方還挺貧困,農民經濟口袋裏沒有錢。所以我在農村調查當中,也發現農村裏還有相當一部分農戶住的泥草房子,吉林省農村三百九十多萬戶,還有七十多萬住泥草房。

  崔永元:這可都2007年了。

  韓長賦:泥草房應該説在東北的農村還不是個別現象,應該説這些年來,改革開放、經濟發展,大部分都改造了,也就是説80%多一點都改造了,但是還有接近五分之一還是泥草房,我們從今年開始,把解決群眾住房困難的重點轉到農村。這個任務很艱巨,過程也很長,工作實際上也做起來,我覺得挺複雜的,但是我想堅定地來完成這個任務。


崔永元:我們也請到了吉林松原市長嶺縣前七號鎮七號村小八號屯的村民尹萍,她家的房子就得到改善了,歡迎她。你好。

  尹萍:省長您好。



  崔永元:您好。咱們先看看尹萍家的房子什麼樣,有個直觀的認識。這是改造以前的,改造以前就是這個樣。這是改造以後的。這是改造以後的遠景。有幾棟是您家裏的?

  尹萍:就一棟。

  崔永元:政府給你出了多少錢?

  尹萍:四千塊錢

  崔永元:政府給了不少錢。

  韓長賦:因為住房問題和電視機又不一樣,電視機就是政府等於説是全額發個電視機給困難戶,住房因為任務量比較大,去年試點全是省財政拿的,今年我們準備市縣財政拿一點,這樣把補貼標準再提高一點,然後特困戶去年試點是按八千給的,一戶補貼八千元,就是多一倍。

  崔永元:尹萍你家當時想翻修房子嗎?

  尹萍:不是想一朝一夕了,很早以前就想蓋新房,盼望有新房。

  崔永元:聽説你要翻新房,省裏給你補助一部分錢,你相信嗎?

  尹萍:一開始的時候,不但我不相信,我們村裏人都不相信。

  崔永元:他們説你在村裏有一個綽號,叫牢騷大王。你不光不相信,還説了好多類似二人傳那樣的話是吧?是怎麼想的當時?怎麼説的?

  尹萍:因為以前從來沒有過這樣的例子,我就不相信,好像不太可能。但是也有人説,也有可能,因為啥?現在政策好了,你看種地從古到今都沒有説不交皇糧,納國稅了,到現在也不交糧了,也不納稅了,白種地,還能得到錢,也可能這個事情能實現,有這麼説的。

  崔永元:你就是半信半疑,將信將疑。但是後來錢補助到你手裏,你的想法徹底變了。

  尹萍:徹底變了。

  崔永元:這個房子是自己的還是給孩子蓋的,留的?

  尹萍:確切地説是給孩子蓋的,以前沒有蓋新房的時候有這麼一件事兒深深觸動我,那是2004年的時候吧,因為家裏邊經濟條件不是太好,孩子很早就出去打工,過年了,孩子們都回來的時候,有一天吃完飯了,家裏人都坐在炕上嘮嗑,我兒子就躺在我腿上,我就用手摸著他的頭説,嫌嘮嗑,我説兒子,你也過年就18歲了,啥時候能給媽領回來個兒媳婦,我兒子小小年紀當時打了個咳聲,説媽,現在就是有人跟我來,我都不敢往家領,就這麼一句話,我就知道孩子心裏是咋想的,然後我兒子就坐起來了,説媽,跟你商量點事兒唄,我説商量啥事兒,你跟我爸倆給我蓋上一座新房子,然後媳婦的事兒我不用你操心,行不行。就這一句話,當時我眼淚就下來了,確實是,因為當時農村都很困難,特別是我家裏邊經濟收入不是太多,蓋房子的事兒只能説是一個夢想,然後兒子這句話對我觸動很大,我感覺作為一個母親,深深地自責,也感覺不配。

  崔永元:你家裏有電視嗎?

  尹萍:家裏電視是有的。

  崔永元:那你觀點都沒轉過來,蓋房子娶媳婦都是他自己的事兒,18歲了。

  尹萍:因為當老人的都有這份責任,感到心裏邊挺愧疚的對兒女。不過從那個時候起,想蓋新房就成了我們一家人的心願和目標。

  崔永元:一直在想這件事兒。

  尹萍:特別想,盼望能蓋上新房。

  崔永元:醞釀幾年了?

  尹萍:到去年為止已經是三年吧。

  韓長賦:得攢錢,一點點攢錢。

  崔永元:你看現在這個心願實現了,他的事兒辦得怎麼樣了?

  尹萍:他的事兒也基本上差不多了。

  崔永元:現在房子解決了,電視有了,房子解決了,還有什麼困難呢?

  尹萍:新房住進去了,應該説是一件最高興的事情,但是我就感覺,受人施捨吧,受國家的救濟,始終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兒,我感覺我想代表廣大的農民向省長,省委省政府提一點意見和希望。冒昧一點,我感覺看看省委省政府能不能設身處地真正為我們農民著想,能夠真正從根本上解決我們的問題,比如説以招商引資的形式,給我們引進一些項目,給我們指出一條生財之道,讓我們農民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財富,讓我們自己掙錢,自己能蓋上新房,或者是能蓋上小洋樓,到那個時候再也不用國家來救濟我們,再也不用省長為我們操心。

  韓長賦:説得好。觀念還是改變了,説得非常好。實際上政府有很多事情要做,最基本的,推動發展,改善民生,所以説我想我們的農民能講這樣,我想一個,反映了我們吉林農民有志氣,對生産發展、改善生活充滿信心,另外也是敦促我們政府一方面要力所能及地為農民辦實事。另外一方面要幫農民謀生財之道,我想這樣的話咱們的生活就會改善得更好。

  崔永元:省長我現在知道為什麼您不忌諱説吉林是農業大省了,因為您的農民跟別的地方農民不一樣,素質高,很多城市裏的人可能也不一定有這樣的素質,不喜歡施捨,喜歡用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是吧?您還帶來了什麼?

  韓長賦:你認識嗎?

  崔永元:認識,這誰不認識時候?這是搓澡用的。蓋房子用的。

  韓長賦:農民東北一到秋天的時候就有所謂的扒炕抹墻,因為炕是土炕,必須扒開,疏通煙道,清除殘渣,要不然冬天沒法燒。另外墻因為是泥墻,下雨一淋,墻皮都掉下來了,土都掉下來了,裏面的東西露出來了,所以就得每年抹,所以農民家裏都有這個東西,現在她是磚瓦房了。

  崔永元:用不著了。

  尹萍:所以送給您了。

  崔永元:謝謝您。這是最珍貴的禮物,還有兩年這就成文物了。我們今天請來了很多客人,有中國農業大學的校長柯炳生,歡迎您。有希森三和集團的董事長梁希森,歡迎你。有著名的演員,全國政協委員黃宏,歡迎你。省長,您是不是先考考他們,吉林農業大省,比如它有多少土地,能産多少糧食,在全國糧食體系中的比重,看能不能説出來,梁先生能説出來嗎?全國每年産多少個玉米您知道嗎?

  梁希森:這個事我可不知道。

  崔永元:柯校長知道嗎?

  柯炳生:好像是兩百億公斤糧食,其中商品相二十多億公斤是我國最主要的商品糧基地之一。

  崔永元:考黃宏老師就得簡單,因為您不是這方面的專家,您告訴我們都什麼算糧食?

  黃宏:五穀雜糧。

  崔永元:吉林農業在全國農業中的重要性和比重您知道嗎?

  黃宏:我是東北人,我知道吉林的面積並不是很大,但是它農基地的比例佔得可能是東三省最大的。

  崔永元:省長是不是有些具體的數字告訴我們?描述一下。

  韓長賦:吉林是我們國家每人平均佔有糧食最高的省份,因為我們都知道,我們每人平均八百斤糧食,這是咱們全國的水準,吉林是每人平均一噸糧食,就是全國每人平均超過一噸糧的就吉林一個省。

  崔永元:這是産糧是嗎?平均到每個人能産出一噸糧食來。

  韓長賦:一噸,我們全國是平均一個人八百斤。我可以説這麼個概念,就是全國商品糧,就是我們城裏人吃的糧食,十斤當中有一斤是吉林提供的。吉林應該説這些年為我們國家的糧食安全,為保證全國糧食市場的供需平衡,應該説是做出了比較大的貢獻,當然我這有點自我表揚,我反映的實事求是。

  崔永元:這是實際情況,所以如果省長不抓農業,吉林不搞農業了,咱們玉米可能就得六百多塊錢一斤。

  韓長賦:吉林應該説抓農業、重視農業、重視糧食,這是吉林省的責任。

  崔永元:這也不光是給吉林省抓,這是給全國抓。



  韓長賦:另外農業也是吉林的優勢,我們通過發展糧食生産,發展農業,發展産業化經營,現在也是農民的收入也在逐步提高,像一説農業大省,可能説農民收入是最慘的,實際不是,去年2007年全國農民平均收入是4140元,吉林是4190元,高出全國平均水準50塊錢。吉林是每人平均肉類全國最高的省份,我們是平均每口人230斤肉,這是連續十年保持群眾排第一位的。去年大家都知道,去年是豬肉價格上漲,而且是由於受到了疫病的災害,所以豬肉市場供求緊張,價格上漲,去年吉林省出欄了2200萬頭豬,其中給國內市場提供了八百萬頭的活豬,還提供了四百萬頭豬肉的肉食加工品,所以説為全國的豬肉市場的供求平衡和價格穩定也做出了貢獻。

  崔永元:我聽到一個表述,不知道準確不準確,就是説吉林産的這個豬肉夠全中國人吃半個月的。



  韓長賦:不夠吃半個月,也夠吃十天。要沒有吉林這個貢獻,豬肉應該七千多塊錢一斤。

  崔永元:觀察團三位成員,是不是聽完了省長的談話,聽完了三位農民的經歷,是不是有話要説?

  梁希森:韓省長我給你提,剛才我問了,吉林的農民再增收,種什麼能增收?

  韓長賦:農民增收要多渠道,從農業內部來講,確實要高産、優質、高效的作物,其實馬鈴薯也有高産、低産的問題,其他糧食作物也是這樣,方才我講的大米非常好,最好的大米包裝非常精良,一公斤30多塊錢,所以説種優質的稻米也可以增收,另外要有加工,這個加工也是很重要的,我們這個在座的,我舉個例子,在座的叢林彪先生是人大代表,他是吉林長春皓月集團的,我也沒給他算賬,他可能自己算清楚,一頭牛等於一頭汽車。

  叢林彪:一頭牛正常的牛就是七八千塊錢的牛,經過精深加工之後,也能達到四五萬塊,也就是説從農場到餐桌,形成了一個精深加工的産業鏈,從良種養殖,從飼料加工,從屠宰到熟食,到牛的副産品,通過我剛才説的六道産業,加工完了之後,一頭牛就相當於一台車的價值,四條腿是四個輪子,用工業化的思維謀劃現代農業。

  崔永元:柯校長您説這些理論應該讓咱們農業大學的學生聽聽,這已經不是傳統農業的那些概念了。

  柯炳生:更主要是如何付諸於實踐,而不是怎麼説,所有這些錢都是要當地政府買單的,而吉林省每人平均地方財政的收入,這個數我現在沒有,但是我敢肯定,在全國比,絕對是中甚至還偏下的,跟沿海地區去是比不上的,大概屬於中西部這個城市,在這樣一個情況下省財政拿出這麼多錢來,我也是順著剛才那位農民朋友提的問題,我寫兩個字。魚和漁。

  韓長賦:受人以魚,授人以漁。

  柯炳生:對,我想問韓省長的問題是,除了這個魚之外,在這些方面您還有哪些想法?

  韓長賦:我覺得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好,要是解決三農問題,改善農民的生活,最根本的還是要調動億萬農民的積極性,創造更多的財富,具體講我們正在做四篇大的文章,第一篇就是提升我們的糧食生産能力,為農民增加收入。農民收入現在是種植業、養殖業也是一個基本的收入,現在增量比較大的是打工的收入,所以我們第一篇文章就是穩定地發展我們的糧食生産。第二篇文章就是大力發展畜牧業,總産值已經佔到大農業總産值的40%,所以這個比例在全國應該説是最高的幾個省份之一。第三篇文章,就是農産品加工,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一定吃幹榨盡,讓它增值,拉長産業鏈。其實咱們今天談農業大省的話題,實際上吉林不僅是個農業大省,吉林還是老工業基地,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吉林在工業基礎上是很好的,比如汽車。

  崔永元:長春一汽。

  韓長賦:第一汽車廠在長春,汽車我們去年已經生産到143萬輛,第四篇文章,就是我説的,咱們方才也討論過,就是發展勞務經濟。所以發展勞務經濟,去年我們農民收入當中,35.6%是農民打工的工資性收入,我們現在是4149塊錢去年,農民收入,純收入,扣除生産成本純收入,其中1490塊錢是打工的工資收入,所以就是怎麼樣給農民多一點的這個漁,我想這是我們在農村工作中,應該説還是第一位的工作。做好這四篇大的文章,還有一條就是,推進城鄉統籌,通過工業帶動支援返璞農業的方式,也還是解決通過的一些經濟發展的問題。還有一條,很重要就是發展縣經濟,發展縣經濟,因為縣是具有城鄉結合部的特點,通過發展縣經濟,帶動農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所以説柯校長提的是對的,這兩個魚、漁離不開,魚和熊掌不能兼得,但是魚和漁可以兼得。

  崔永元:黃宏委員是不是也談談自己的想法?

  黃宏:今天聽了之後很受教育,實際我們對農村的生活不太了解,但是也是通過省長的介紹,也是想來了解一下生活,韓省長做了很好的兩件事,比如説給農民送電視,包括蓋房子,從物質生活到精神生活,我想問一下,這個電視它怎麼統計誰家有誰家沒有呢?

  韓長賦:你很關心,這些電視怎麼能保證發到那些沒電視的家庭手裏,不被那些基層幹部偏親向友,我想你可能關心這個問題。我們通過民政系統,因為民政比較了解這些困難群眾,通過民政系統把這些沒有電視的戶要在社區,就是在城市居委會,農村在村委會,要張榜公佈,公佈之後,設立公開電話,然後張家、李家誰家,什麼情況,沒電視,然後公佈以後,大家都沒有疑義,然後再發電視。

  黃宏:其實我覺得這個舉動真是挺溫暖的,我一看,其實握有一個建議,這個建議跟省長,其實拿錢也很困難,四千多萬,五千多萬,如果説省委領導和有關部門進行調查之後,搞一個社會這麼一個倡導,因為現在城裏有好多家庭電視是余付的,一搬進新房了,厚的全改薄的了,如果説全捐獻出來,省委領導在中間做一個搭橋,我覺得就非常溫暖了,這樣咱也可以省那幾千萬,這樣的話也可以把城裏多餘的送下去,也可以城鄉搞一個,我覺得這個形式從吉林倡導,可以推廣全國。

  崔永元:省長是不是不願意,憑什麼農民老看舊的?

  黃宏:不,就是能看。

  韓長賦:黃宏這個建議很好的,我想説,吉林省已經此前這樣的捐獻,城鄉的這種幫扶工作一直在開展,所以説電視、棉衣,已經城裏有很多更新換代的電視已經在此前下到農村去了。

  崔永元:這次是集中在最後解決一批。

  黃宏:還有第二個包括蓋房子,蓋房子也是那樣,你看拿著那麼多錢去,其實我覺得完全可以,比如在城裏邊,給這些房地産招商,同等條件之外,搞一個附加條件,就是你對臨近的農民福利房,能保持多少平米的建設,我覺得這非常好,對他們來講就是兩間房子,兩套房子就能掙回來,他們又有這個技術。

  柯炳生:這邊蓋玫瑰園,那邊蓋農民的房子。

  黃宏:對,好了。

  梁希森:我知道吉林,我們財政很可能也不是那麼富裕的,拿出那麼多錢來,為老百姓買電視,修房子,改造水的環境,你對農民,我是個農民,我還是個正牌農民,你為農民做那麼些事,第一個,是為什麼。

  韓長賦:我有一個農村的調查,也包括我們那些部門的調查,我們的一個基本的感覺和一個基本的判斷,就是我們給農民做的事情不是做多了,還是做得太少,無論是資助他蓋房子也好,還是包括其他的事情也好,我們覺得農民可以説多年來為我們國家現代化的建設做出了,可以説重大的貢獻,在計劃經濟時期,我們靠農産品剪刀差,靠農民的貢獻,來支援建立我們的工業體系,在市場經濟發展的階段,實際上農民也還在做貢獻,包括咱們講到農民工,兩億多農民工在參與現代化建設,在參與城市建設,像我們的城裏可以説看見東西,舉目一望,看見東西,可以説許許多多的都是農民工參與建設的,所以我覺得米説為什麼,我覺得作為人民政府一個基本的理念,還是創造條件,盡可能地為老百姓,特別是為農民多做一點事情,多辦一點實事。

  崔永元:好,感謝韓長賦省長,咱們今天的談話就要結束了,咱倆把收的東西都分一下,這個書是我的,這個是我的,這個是我的,這個是省長的。

  韓長賦:我覺得小崔提醒我,一個省很大,地區發展差距也很不平衡,所以這瓶水我帶回去。

  梁希森:韓省長我再跟你説兩句,通過咱吉林,通過韓省長的介紹,咱吉林,就是吉林省的農民有希望,有幹勁,剛才我問你一句話,三五年以後,吉林絕對農民要變樣,大變樣。我説的真心話。

  韓長賦:我謝謝你的鼓勵,努力。

  崔永元:東西還沒分完,這兩個照片,這是我的,這個照片,這是省長的。其實省長對農業特別有感情,他寫詞,自己寫詞,寫了一首詞也是説農業的,是不是在這個節目結束的時候,您能親自給大家朗誦一下?

  崔永元:《沁園春?農村改革》。

  韓長賦:我估計你是從人民日報下載的,人民日報發表過。小崗村頭,土地承包,石破天驚。看天南地北,春風到處,人歡馬躍,婦孺躬耕,黃土成金,溫飽得酬,鐘聲不靈政策靈。惜當年,不識權與利,空自三同。江淮再度先行,減負擔萬眾齊歡騰,喜稅費改革,一場革命,免稅清費,簡政精兵。多予少取,利歸三農,與民一諾百金輕。莫等閒,鑒古往今來,惟有成功。

  崔永元:好,再次感謝韓長賦省長到小崔會客來作客。謝謝。

 
編輯:賀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