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題首頁 | 要聞 | 本網關注 | 代表委員面對面 | 最新消息 | 新聞發佈會 | 熱點話題 | 視頻 | 提案議案 | 權威解讀 | 代表委員之聲
字號:
兩會新視野:為食品築起安全高墻

  時間:2008-03-14 08:29    來源:中國網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在今年的兩會上,食品安全再次成為關注熱點。

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梁燕君在發言中積極建議完善和落實食品召回制度,從而在保護消費者利益的同時,大大提高生産商和分銷商的聲譽。此制度出現在2007年8月17日國務院發佈的《中國食品品質安全狀況》白皮書中。

梁燕君説,目前,我國對檢查定為不合格的食品通常採取的做法是:進行媒體曝光、罰款處理或停産整頓,被沒收産品的是少數。她認為,這種處理不能杜絕不合格食品被端上消費者的餐桌。

梁燕君希望,國務院能夠成立食品召回領導小組,統一協調部署食品召回的問題及措施,並逐步提高食品召回的立法層次。她還建議加快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建設,提高檢驗檢測水準,建立食品追溯制度和食品安全風險評估體系……

致公黨中央對食品安全也十分關注。他們在發言中建議仿傚加拿大食品監管機構設置,改革我國監管體系。即在類似我國機構設置的基礎上,將農業部、衛生部、工商部門等食品監管及檢驗機構整合在一起,成立一個獨立的機構—食品檢驗署。如此可以有效解決“八個部門管不好一頭豬”的尷尬。

3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我們一定要讓人民群眾吃得放心、用得安心,讓出口産品享有良好的信譽”。他列數了三項工作,分別是:加快産品品質安全標準制定和修訂;完善産品品質安全法制保障;健全産品品質安全監管體系。

今天,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李長江則用他掌握的調查結果支援總理的承諾。在去年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後,國家質檢總局對23類食品進行了抽查,合格率達到98.3%。農業部門對全國676個大中城市農産品批發市場進行了品質檢測,結果顯示,蔬菜農藥殘留合格率達到95.3%,禽類瘦肉精殘留量的合格率達到98.4%,水産品氯黴素含量的合格標準達到99.8%。

這一成績得來不易。事實上,2007年7月6日,國務院公佈並實施《關於加強食品等産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8月3日,國務院成立産品品質和食品安全領導小組,吳儀副總理任組長;8月5日,國務院發佈並實施《關於加強産品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8月17日,國務院發佈《中國食品品質安全狀況》白皮書。

有此為基礎,李長江今天在回應奧運食品安全問題時大膽保證:“我們完全能夠保證奧運食品的安全做到萬無一失。”更何況,奧運食品供應按照國際最高標準生産,相關企業實行了嚴格的市場準入,並且必須接受專家和官員的進場監督,在運輸過程中實行點對點供應,中間沒有其他環節。另外,運輸、倉儲實行GPS定位監控,所有産品均進入中國産品品質電子監管網,每一個産品都可追溯。

此外,《食品安全法(草案)》有望在今年6月前正式出臺,這或許將是餐桌上最可靠的護身符。(記者 董偉)

 
編輯:賀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