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創業板市場”。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溫家寶總理短短一句話,既讓眾多翹首企盼的中小企業吃下“定心丸”,也在兩會上“一石激起千層浪”。
“成功的創業板市場,可以孕育出像微軟一樣的優秀企業,也可以極大推動一個國家的科技創新能力。”西南財經大學教授易敏利代表説,根據經驗和教訓,這次將至的創業板必須堅持市場化和透明化原則,才能創建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納斯達克。
“科技是第一生産力,而中小企業則是推動技術創新的生力軍。”全國人大代表、四川五糧液集團股份公司董事長唐橋説,“但是,對那些‘手裏好發明,包裏羞澀澀’的成長型中小企業來説,資金短缺、融資困難卻成了他們發展壯大中遇到的最兇狠的‘攔路虎’。”
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中國65%的發明專利、80%以上的新産品開發,都是由中小企業完成的。然而,統計數據同時顯示,中國小企業間接融資佔比高達98%,直接融資不足2%。
唐橋代表認為,中小企業融資難在中國是普遍現象,許多企業為求發展東奔西走尋找上市或融資道路,可往往碰壁的比成功的多。建立創業板市場可以給這些企業提供良好的融資平臺,幫助他們突破資金“瓶頸”,實現做大、做強。
事實上,早在幾年前,創業板就曾呼之欲出。然而,正當中國創業板在如火如荼的準備當中時,國際股市迎來了網路科技股泡沫的破滅。從2000年下半年開始,以納斯達克為代表,以高科技企業為主要投資對象的全球各股票市場開始單邊下跌行情。高漲了十幾個月的納斯達克指數到2001年3月跌去70%,按市值計算,投資者損失高達數千億美元。由此引發人們對中國創業板的憂慮。而且,在當時中國主機板市場尚存在較大制度性問題的情況下,人們更是擔心創業板市場會重蹈主機板覆轍。
“如今,經歷了股權分置改革的中國股市已經今非昔比,儘管還有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股市最基本的資源配置和融資功能正在發力,這為創業板的推出創造了條件。”易敏利代表説。
自2004年設立以來,被看做創業板“先頭兵”的中小企業板市場得到較快發展,為創業板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截至去年11月23日,中小企業板已有196家公司發行,其中188家已經掛牌上市,市值達到7889億元。
與主機板市場相比,創業板註定要“門檻低一些”,由此帶來投資者對風險的擔憂。“創業板的企業肯定風險更大,必然會出現一些失敗的情況,也不能排除一些企業存在惡意圈錢的行為。”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工商聯副會長花欣説。
易敏利代表認為,創業板為風險投資創設了很好的退出機制,風險投資承擔了企業的風險,他們要面對創業板市場投資者的二次選擇。即便是很專業的風險投資,也會有相當一部分投資是失敗的。“但是,不能因此就設定很高的上市門檻。”
他認為,創業板市場為投資者開闢了資金退出的方式,可以為企業的自主創新和新的項目開展提供有效的融資途徑。
在兩會期間,證監會主席尚福林表示,監管部門對創業板的監管將有別於主機板市場。監管部門擬專門針對創業板上市公司設立發審委,發行審核制度將與主機板市場有所區別。另外,出於市場安全性考慮,創業板上市公司在産業上會注重多元化,不會傾向於某類公司。
花欣代表提出,在創業板設立初期,政府的主要職責是確保擬上市公司資訊的真實、準確,防止出現欺騙投資者的情況,至於企業的商業、技術、管理等方面是否能夠成功,要由投資者自己去判斷。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范福春委員也表示,創業板市場應該制定透明的遊戲規則、市場規則,然後由監管市場主體和投資者按照這個規則去運作,這就是證券監管部門的職責,至於一個市場在將來會産生什麼樣的新的動向,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觀察。
全國人大代表、深圳市市長許宗衡9日在接受中外媒體採訪時説,今年中國創業板的推出已經具備條件,深圳將全力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全力確保創業板上市健康有序發展。“這是中國高科技企業從1999年到今天一直所渴盼的”。(記者趙曉輝 李雲路 叢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