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龍
舉世矚目的中國“兩會”在濃濃的民主議政氛圍中召開:首先是全國政協新聞發言人對“雪災論戰”做出回應,就廣州市政協副主席郭錫齡炮轟鐵道部事宜闡明瞭“有批評權”立場,確立了民主參與的語境;其後,各大門戶網站紛紛推出了諸如“向總理進言”、“網民議政”等欄目,得到了人們的熱烈響應,使曾經讓大部分中國人感到遙不可及的“兩會”驟然平民化了許多。這是中國民主進程中可圈可點的一個舉措,體現了“高度關注民生,關注社會新階層的利益訴求”的會議宗旨,用政協主席賈慶林先生的語言表達,就是提供了“反映社情民意資訊”的渠道。
網民在中國是個特殊群體,既不像有人説的“是一群整天就知道拍磚罵娘的人”,又不像有人自詡的“民意代表”那樣具有強烈的使命感,他們判斷問題的方式大都由著性子來,也就註定了網路是個“情緒化”渲染的空間。實事求是地説,今天的網際網路越來越像一把雙刃劍,在加速了普及新知,傳導資訊的同時,也露出了嚴苛的一面。各種不同的聲音匯聚在一起,經常形成一種浩大的聲浪,尤其在現有的社會形態下,顯得異常恢宏而嘈雜,以致有人曾經發出感嘆:“以前沒有網路的時候多好啊!”
沒有網路好不好不是我想表述的中心話題,從對科技文明發展的認知來看,這樣的感慨過於天真。但是,站在某些被民意裹挾者的立場看,又是個十分複雜的社會問題。在著名的“彭水詩案”和“進京拘傳記者事件”中,網路讓一個個趾高氣昂的官員終於低下了高貴的頭;在太湖藍藻爆發事件和山西黑磚窯等事件中,網路也讓某些地方政府尷尬不已。如此種種,網路彰顯了巨大的監督作用,為民意的表達擴展了無限空間。
據統計,目前中國的網民總數已達2億多人,雖然這個數字與14億人對照微不足道,但畢竟是個囊括了社會所有階層的特殊群體,各種觀點碰撞産生出了很多真知灼見。比如廈門“PX項目”、“華南虎事件”等爭論都是在網路上開始的,最後傳播到紙媒和電視廣播,在舉國上下構成了一股強大的社會輿論風潮。從這個角度説,今天的網路幾乎成了中國曠古以來最民主的辯論場,其虛擬性不但使人有自由表達的慾念,在任何時候都可以説出自己的肺腑之言。這樣的場所,無疑是民意的集散地,將之視作民主監督的重要渠道可謂名副其實。
尤其值得世人關注的是,目前民主監督在中國的運作方式很有創意,特別是近幾年來,人們不僅可以看到一些政協委員“炮轟”相關政府部門,還經常看到網民向個別“不作為”的委員“拍磚”,以促使他們積極參政議政。網民監督委員,委員監督政府,政府監督網民,這種互動形式的“迴圈”正趨於良性發展,並逐漸形成了中國式的民主議政特色,儘管其中不乏有人被動接受,終究是不可忽視的社會進步現象。
眾所週知,中國傳統文化中沒有民主內涵,雖然歷史上曾有魏徵那樣“不虛美,不隱惡”的官吏,也有“朱雲折檻”故事中所述的“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諍言,但總的來説,這樣的傳統並沒有被中國人當作優秀文化繼承。民主參與不足,造成了權力制約乏力,在這方面中國人應該接受的教訓不勝枚舉。而現代社會有了網路傳媒對權力的監督,對參政議政者無疑是種無形的壓力,億萬個網民在注視著他們的一言一行,這就要求他們必須言之有物,必須對事實負責,同時也必須經得起“歷史”的檢驗和網民的挑剔,否則就會遭到“現世現報”,至少他們的親朋好友可以在網上看到世人的公正“裁決”,他們想“不作為”都難。
然而,這不等於説自此以後網路就成為督促某些人參政議政惟一動力,如果是這樣,決策者只要上網就可以解決問題了,那還要政協委員幹嘛?事實上,網路監督的興起正是因為許多醜惡的社會現象普遍存在,一些社會矛盾日益突出,一些主流媒體報喜不報憂,某些建言者裝聾作啞而導致的。只要在網上搜索,近年來被網民“揪”出來的“花瓶委員”、“啞巴委員”就比比皆是,更有甚者乾脆把委員的職責視作了個人的榮譽。在這些人眼裏,黨紀國法都形同虛設,非主流的網路監督又算老幾?以“華南虎事件”為例,如若沒有強大的社會輿論壓力,“華南虎”或許早已成為當地的政績標誌也沒準兒。
應該肯定,網民監督近年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如果不是特別黑暗的地方,來自民間的輿論壓力往往對某些問題的處理進程和結果産生很大影響。所以,人們從經驗出發,不惜成本用新聞輿論把事情搞大,目的無非是希望引起整個社會的關注,進而達到“紙裏包不住火”的效果。這雖然是一種無奈,卻在無形中促進了議政言路的拓寬,由此而論,網路的監督作用顯然功不可沒。
不管怎麼説,作為一種自由與互動的公共表達平臺,網路在中國顯示出了巨大的作用和潛力。令人欣慰的是,時下有許多開明的官員正在利用網際網路廣泛徵求民意,深入了解民情,他們已經從形式走出了實質一步。而共商國是的“兩會”,也在千方百計地在為民眾提供“反映社情民意資訊”的渠道,並時刻接受網民的監督。這樣的選擇在表明中國參政議政空間進一步擴大的同時,也充分證明了決策者的清醒與豁達,因為古今中外的實踐經驗都昭示著一個至純至真的道理——只有民心才是政權“合法性”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