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七大提出,要擴大人民民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並強調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我認為,人民了解、決定並監督政府怎樣收錢和花錢,是社會主義社會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人民民主政治。然而,中國的財政收入及預算體制存在著諸如收入不統一完整、行政公務開支比例高、公共服務支出比例低、預算粗 糙不透明、轉移支付不科學和不公開、隱性和或有債務規模很大等問題。其應當作為各級兩會最重要的議題,讓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進行了解、質詢、辯論、建議、審議和表決。今年的兩會,至少應當討論這樣兩個重大議題。
一、各級政府到底收了多少錢?
根據有關部門的數據,中國各級政府財政預算內收入規模2007年約為51000億元人民幣。但是,2007年各級政府實際收入規模要遠大於此。細分起來:1.各級政府稅收收入大約為48500億元,這是政府較為正規渠道獲得的收入;2.社會保障收入國際通行規則都為國家財政預算收入,但是我們沒有納入預算管理,2007年數據我還沒有看到,但保守估計在8000億元左右;3.地方政府的賣地收入2007年還是沒有納入財政預算管理,據國土資源部的有關數據推算,規模在12000億元左右;4.政府各部門和行政事業性單位的收費罰款,2004年為9700億元左右,根據調查測算,年增長幅度甚至比財政預算內收入增長幅度高,保守以年平均增長20%計,2007年政府各部門和行政性事業單位收費罰款規模高達16761億元,絕大部分沒有納入預算管理;5.還有國有企業利潤,雖然國家付出了大量的投入和代價,但從1994年起,14年來,大部分沒有交給財政而企業自己留用,2007年只是煙草上交了2000億元左右的利潤。如果將以上五項合計起來,中國各級政府2007年實際收入至少為87000億元。比預算內收入51000億元竟然多出36000億元!其中,預算內正規渠道的稅收等收入,中央約佔55%以上,煙草利潤基本上全歸中央政府;而社保、賣地和收費罰款的95%留在地方各級政府手中。
有實證研究認為,發展中國家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應當在18%—25%範圍比較合適,而且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基本上遵循此標準。高於此限,將損害民間創業和就業,影響居民收入,並且使投資與消費的比例失調。中國有關部門總是強調中國國民經濟和企業的稅負率不高,如2007年51000億元預算內收入與246600億元GDP相比,稅負率只有19.3%,就是把社保收入加進來,也只有24%,不超過25%。其錯誤就在於他們片面地將預算內的政府收入與GDP總量相比,而相當多的政府收入沒有包括在預算內。2007年實際全部政府收入87000億元佔GDP246600億元的33%,國民經濟和企業的實際稅負率已經非常高,超過發展中國家財政收入佔GDP上限達8個百分點。
對此,今年的兩會應該確定這樣一些重大的規則:1.政府的所有收入都應當納入預算管理,不應當分預算內和預算外;2.清理和廢除一部分政府各部門和行政事業性收費,將政府全部實際收入控制在GDP的25%以內;3.人大不應當將稅收和收費罰款權力委託給政府,所有收稅、收費和罰款項目,均應當由人大的討論、審議、批准和監督。
二、政府自己到底花掉了多少錢?
87000億元人民幣,是一筆規模很大的資源。政府到底用它來幹了些什麼?其中黨政公務機構人員消耗、公務消費和辦公條件等本身花掉了多少?2004年我作過一項研究,發現2003年由國家財政、預算外資金、企業和村民交費支出的黨政事業供養費高達15766億元,佔整個國家2003年實際總計支出37960億(包括預算外支出)的37.58%,佔當年GDP的13.52%。
國家黨政機關的公務和職務消費及辦公樓和培訓中心等建設支出居高不下,且節節攀升。如2004年,全國公車消費財政資源4085億元,全國的公款吃喝一年在2000億元以上,1999年公費出國的財政支出就達3000億元,2000年以後公費出國有增無減。三者相加總數高達9000億元以上。還有政府投資決策失誤浪費資金,像“政績工程”、“面子工程”之類,在“七五”到“九五”期間,中國的失誤率就高達30%,資金浪費大約4000億—5000億元,遠遠高於發達國家平均水準的5%左右。因此産生鉅額的政府債務,目前全國地方政府債務以萬億元計算。當然,還有群眾深惡痛絕的建豪華辦公樓、培訓中心、多買車和買好車、多發福利等等問題。
再比如,2003年高達37960億元的國家實際支出中,只有21%用於公民最需要的社會保障、撫恤救濟、教育醫療衛生項目。按照行政分類,提供這些産品的屬於事業機構。據統計,到2004年全國125萬多個事業單位,近3000萬職工,其工資和辦公等年耗資7000多億元。但是這些事業單位到底為公民提供了多少公共産品和公共服務?沒有人能夠説清楚,這些年老百姓痛恨的“上學難”、“住房難”、“看病難”,從一個側面説明,與巨大的財政支出比起來,公民獲得的公共産品和公共服務明顯不相稱。
我個人認為,這幾年強調財政支出向公共服務型調整,2007年,黨政事業機構和養人,公車、公出、公招,包括豪華辦公樓、培訓中心等支出比例可能降低,佔87000億元政府實際收入的30%左右,即使這樣,規模還是在增加,黨政及行政性事業消耗規模也高達26100億元,大約分別為財政對農業、文教科、社保、國防等支出的7倍、3倍、4倍和5倍左右,佔當年246600億元GDP的10.6%。
世界上如日本、德國、英國、義大利、美國、法國等許多國家,其政府行政性開支在財政支出的2%—15%範圍,美國最高,也不超過15%。因此,今年的兩會應當確定這樣一些規則:1.黨政及行政性事業為民這樣操勞和辛苦,且將其消耗定在世界各國最高的水準上,那也不應當超過全部政府實際收入的15%;2.廢除工商、質監、城管、衛生防疫、交通行政等等行政、執法和司法機構及單位的收支兩條線、超收獎勵和罰款分成體制,全部行政、執法和司法機構,由財政撥款供給其經費;3.在我國還存在城鄉發展差距大、社保基金嚴重不足、城市貧困在增加、地區發展不平衡、鄉村扶貧攻堅任務重、就業難和失業問題嚴峻、居民收入增長緩慢、生態環境欠賬太多等如此多問題的情況下,兩會代表和委員應該不辜負人民的重托,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督促黨政及行政性事業少花錢,多為民辦事,將政府收上來的錢看住管好。(周天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