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題首頁 | 要聞 | 本網關注 | 代表委員面對面 | 最新消息 | 新聞發佈會 | 熱點話題 | 視頻 | 提案議案 | 權威解讀 | 代表委員之聲
字號:
萬鋼請記者給自己“打分”

  時間:2008-03-14 08:35    來源:中國網     
 
 

中新社北京三月十三日電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技部部長萬鋼今日上午現身北京梅地亞中心,會中外媒體,談科技創新,論體制建設,話自我追求。下午,他當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

他當過農民、進過工廠,搞過科研、做過管理;他還是一位“勤”、“慎”兼備的部長。一絲不茍的髮型,架一副眼鏡,始終保持著一抹淡然微笑和學者的儒雅。

“我一上任就跟大家説,我是誠惶誠恐、忐忑不安的。一個是經驗不足,一個是對崗位的敬畏。”從歸國學者到科技部部長,萬鋼僅用七年。今日,履新近一年的萬鋼再次談起這段經歷。

有記者追問,您上任快一年了,而且有海歸和大學教授背景,您是否會把一些海外經驗帶到科技部的工作中,如果要對您一年的工作打個分,您打多少分?

記者的提問宛若一次堂考,頓時吊起在場所有人的胃口,但見中外記者紛紛引頸,等待部長作答。

不假思索,曾任同濟大學校長的萬鋼話聲沉穩:“無論是當校長,還是當部長,必須對自己崗位的權力有一種敬畏,你應該覺得你的責任重大,當你運用權力的時候,必須考慮到你要對它承擔的責任。”

究其“敬畏”何解,萬鋼解釋道,怎麼敬畏?一個要勤,一個要慎。“勤”就是要多做調研,多找專家,多到各方面了解情況,你要掌握全面的情況。“慎”就是做決策的時候,一定要慎,要科學、民主、集體地來做好決策。

説到打分,一向謙和的萬鋼也樂得幽默一把,他向記者發出邀請,“我自己是當教師的,可能不太習慣自己給自己打分,我希望在座的記者給我打分。”

作為致公黨中央主席,萬鋼以政協委員身份出現在此間的全國兩會上,對於他如何兼顧和銜接民主黨派職務與科技部長一職,眾人興趣濃厚。

對此,萬鋼如是評價,政協在中國民主生活中很有創新意義,體現了協商民主。他説,政協對於今後“團結”和“民主”的主題,對國家每一個階段的發展都集思廣益,提出建議和意見,其中也有尖銳的批評,但這一切都是對政府工作的很好的支援。(中新社記者 李佳佳 劉萬強)

 
編輯:賀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