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題首頁 | 要聞 | 本網關注 | 代表委員面對面 | 最新消息 | 新聞發佈會 | 熱點話題 | 視頻 | 提案議案 | 權威解讀 | 代表委員之聲
字號: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一:過去五年的主要工作

  時間:2008-03-10 13:57    來源:新華網     
 
 

 

  肖揚:五年來,最高人民法院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確保法律嚴格實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為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出新貢獻。

    一是發揮審判職能作用,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最高人民法院從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出發,認真開展審判和監督指導工作。2003年至2007年,共審理各類案件20451件,比前五年上升0.78%。監督指導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法院審結各類案件3178.4萬件,比前五年上升1.59%。

    ——依法懲罰刑事犯罪,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五年來,最高人民法院審理刑事案件4802件,監督指導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審結一審刑事案件338.5萬件,總數比前五年上升19.61%。其中,判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的76萬人,佔判處罪犯總數的18.18%。

    堅持貫徹執行依法嚴厲懲罰嚴重刑事犯罪的方針,重點審判各種危害國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和危害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的犯罪,共審結爆炸、殺人、綁架、搶劫等犯罪案件120萬件。

    依法懲罰嚴重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犯罪,審結生産、銷售偽劣産品、走私、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等犯罪案件8萬餘件。審結侵犯智慧財産權犯罪案件2962件,同比上升1.33倍。審結貪污、賄賂、瀆職犯罪案件12萬件。

    嚴格執行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做到“該寬則寬,當嚴則嚴,寬嚴相濟,罰當其罪”。堅持懲罰犯罪和保障人權並重,嚴格遵循證據裁判原則,確保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五年來,依法宣告1.4萬名刑事被告人無罪。依法保障被告人行使各項訴訟權利,為32萬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被告人指定了辯護人,同比上升2.3倍。積極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有效減少和預防犯罪。

    ——依法平等保護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民事權利,促進經濟發展與社會和諧。五年來,最高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3196件,監督指導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審結一審民事案件2214.5萬件,比前五年下降6.25%。

    高度重視與民生有關案件的依法審理,審結婚姻家庭、遺産繼承等案件593萬件;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件209萬件;勞動爭議案件60萬件。

    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審結合同糾紛案件1144萬件,訴訟標的額23085億元。審結企業改制和破産案件1.5萬件。審結借款合同、保險、證券、期貨等金融糾紛案件395萬件。依法公正妥善審理24家證券公司破産案件。依法加大智慧財産權司法保護力度。審結智慧財産權民事案件6萬餘件,訴訟標的額133億元。

    加強內地與香港、澳門司法交流與合作,簽署相互認可和執行民商事判決以及仲裁裁決等有關司法協助的文件6件。審結涉港、涉澳民商事案件26561件,審結涉臺民商事案件16130件。

    依法審理涉外民商事和海事海商案件,平等保護中外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共審結涉外民商事和海事海商案件64558件。堅持“能調則調、當判則判、調判結合、案結事了”的審判原則,把訴訟調解貫穿于案件審理全過程,民事案件調解和撤訴率達50.74%。

    ——監督和支援行政機關依法行政,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最高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1242件,國家賠償案件313件,監督和指導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審結一審行政案件47萬餘件;審結國家賠償案件1.3萬件,涉及賠償金額1.8億元。

    ——加強和改進執行工作,最大限度實現生效裁判所確認的權益,維護司法權威。最高人民法院依法協調和督辦跨地區民事執行案件1038件,積極推動國家執行聯動機制建設,當事人自行履行率比前五年提高3.63個百分點,強制執行案件1080萬件,同比下降11.91%;執行標的金額17276.2億元,增長28.19%。

    ——完善申訴復查和再審工作機制,著力解決申訴難,依法支援當事人的合理訴求。最高人民法院審查申訴和申請再審案件9860件,監督和指導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審查申訴案件55.7萬件,其中申訴符合再審事由進入再審程式的案件18.4萬件,佔全部生效案件總數的0.71%。五年來,全國法院涉訴信訪總量呈下降趨勢。

    ——進一步加強司法解釋工作,加強法律實施,維護法制統一。五年來,共制定司法解釋85件;發佈司法指導性文件180件。通過公報發佈指導性案例169個,為探索建立案例指導制度積累了經驗。

    二是認真貫徹落實"公正司法,一心為民"的方針,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五年來,最高人民法院指導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制定了一系列司法利民、護民、便民措施。

    ——落實公開審判,提高司法透明度。強化和規範對當事人依法告知義務,保障當事人對審判權運作過程的知情權。建立健全新聞發言人制度,及時發佈重要審判資訊,主動接受輿論監督。

    ——提高審判品質,確保公正司法。不斷提高法官的司法水準和審判品質,一審後當事人服判息訴的佔90.01%,二審維持率70.84%。

    ——提高司法效率,及時化解糾紛。在民事審判工作中,適用簡易民事程式速裁案件1496萬件,全部案件審限內結案率達到96.06%。

    ——落實便民措施,方便群眾訴訟。全國共設立巡迴審判點11220個,6941個人民法庭實現了直接立案。

    ——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對經濟上確有困難的當事人及時提供司法救助,共救助127萬人次,緩、減、免交訴訟費54.8億元。

    三是司法改革取得重要進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判制度不斷完善。五年來,最高人民法院積極穩妥地推進司法改革,比較圓滿地完成了中央確定由最高人民法院牽頭的9項改革任務,人民法院第二個五年改革綱要確定的50項改革項目也基本完成。

    ——改革和完善死刑核準制度。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人民法院組織法的決定,最高人民法院從2007年1月1日起統一行使死刑案件核準權。一年來,總體工作進展順利,銜接過渡平穩有序,案件審判運作正常。

    ——改革和完善民事再審制度。最高人民法院及時向全國人大提出修改民事訴訟法的建議,著力解決多頭申訴和重復申訴的問題,努力提高再審工作的效率。

    ——改革和完善民事執行制度。最高人民法院通過調查研究,在完善執行強制措施、建立財産報告制度、實行執行聯動機制等方面建立長效機制,規範執行行為,嚴格執行管理,及時提出通過修改民事訴訟法改革和完善執行制度的建議,為解決執行難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四是法官隊伍建設成效顯著,司法能力明顯提升。最高人民法院把法官職業化建設作為固本強基、自我完善、夯實基礎的重要途徑,全面加強法官隊伍的組織管理、思想教育、業務培訓和職業保障等建設,使法官整體素質有了很大提高。

    高度重視領導班子建設;嚴格職業準入,加強教育培訓;完善法官管理和職業保障體制;加強廉政建設和監督制約工作。五年來,全國法院違紀違法的法官被查處的人數逐年下降,其中,利用審判權和執行權貪贓枉法、徇私舞弊的,從2003年的468人下降到2007年的218人,下降53.42%。

    五是基層基礎工作得到加強,基層司法條件顯著改善。最高人民法院堅持把人民法院建設的重點放在基層,先後頒布《關於進一步加強人民法院基層建設的決定》和《關於全面加強人民法庭工作的決定》,全面提高基層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庭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公正司法水準。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積極開展對外司法交流與合作。2005年,成功舉辦第22屆世界法律大會。2006年,成功舉辦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最高法院院長會議。與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進行了多項司法合作,依據雙邊和多邊協定開展廣泛的司法協助。

    五年來,最高人民法院認真貫徹落實監督法,自覺接受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在認真報告年度工作的同時,先後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就加強基層人民法院建設、加強審判工作監督、規範司法行為專項整改、完善審判工作監督機制等做了專項工作報告,並按照審議意見進行認真整改。配合全國人大常委會開展法官法執法檢查,推動法官法的貫徹落實。最高人民法院共收到全國人大代表建議703件,全國政協委員提案242件,全部在規定期限內辦復。

    依法接受和嚴肅對待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五年來,全國法院共審結各級檢察機關對各類判決提出抗訴的案件67853件。其中,原判正確予以維持的25722件,改判16597件,發回重審3511件,以調解、撤訴等方式結案的22023件。

 
編輯:賀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