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題首頁 | 要聞 | 本網關注 | 代表委員面對面 | 最新消息 | 新聞發佈會 | 熱點話題 | 視頻 | 提案議案 | 權威解讀 | 代表委員之聲
字號:
兩會"世界眼":高效、公平、環保的"中國方向"

  時間:2008-03-13 08:45    來源:中國網     
 
 

新華網北京3月12日電(記者于長洪、齊紫劍、唐璐)“溫家寶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不僅為中國經濟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某種意義上也為當前多變而險惡的世界經濟發展找到了方向”——在對“中國大政”的評價中,這是引人注目的一句。

美國矽谷核關大學校長、世界核關科學院院長王英秋“如是説”。他將這次中國兩會稱為“中國經濟改革發展的加油站”,認為其確定的走向關乎中國的發展,也關乎世界的未來。

中國是世界上的中國,世界是有中國的世界。儘管西方還有人將對中國的“興趣”集中在政治議題上,但隨著中國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更多有識之士掂出中國在解決全球經濟問題時的分量,甚至稱“中國正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最大推動力”。

此言並非太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近期在其《世界經濟展望》中説,以中國和印度為主,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經濟迄今仍在繼續強勁擴張。世界銀行《2008年世界經濟展望》也預計,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經濟體的活力將對美國目前的增速放緩起緩衝作用。正如歐洲議會議長珀特林曾表示的那樣:在防止全球變暖等很多領域,世界都非常需要中國的合作。

確實,在美國發生次貸危機、世界經濟降溫之際,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採取的政策越來越多地吸引著全球的目光。由此也不難理解,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推動中國經濟以更加高效、公平和環保的方式發展”的宣告,何以贏得世界範圍的“密集聚焦”: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東亞文明比較研究中心主任、俄中友協副主席盧基亞諾夫説“非常讚賞中國政府在經濟領域‘降低速度,提高品質’的提法,非常讚賞溫家寶總理提倡的‘以好為先’的發展思想”;美聯社注意到“中國採取有力措施控制通貨膨脹,防止經濟過熱增長”;《南華早報》等多家外媒則都不忘提煉出“更加重視調整經濟結構和提高發展品質,更加重視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更加重視改善民生和促進社會和諧”。

《華爾街日報》對“高效、公平、環保”的“中國方向”還進一步作了“社會解讀”:“中國政府正增加對醫療衛生等服務行業的投入,這是解決宏觀經濟問題的舉措之一。從理論上説,一個強有力的社會保障網路更能夠讓百姓減少後顧之憂,從而更有利於增加他們的消費意願。”這家報紙同時指出:“中國的節能減排也已經取得一些積極進展。”

確實,中國的宏觀調控,已成為具有世界意義的大事。推行大部門制提高行政效率、刺激消費喚醒13億人的購買力、環保“綠色旋風”席捲全國……都贏得很多讚許,很多期待。

世界有理由寄望東方。美國美中友好協會會長、世界華人華僑社團聯合總會副會長張政權説:“兩會給我們海外華僑華人帶來了新希望,看得出中國政府能夠在世界經濟的浪潮中心保持清醒的頭腦,不斷地自我完善和調整才能保持經濟在健康的軌道上成長。”

“高效、公平、環保”的發展方式必將帶給世界深遠影響。英國《金融時報》的結論頗具代表性:“一個發展均衡的中國,將有助支撐起全球經濟”。

 
編輯:賀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