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題首頁 | 要聞 | 本網關注 | 代表委員面對面 | 最新消息 | 新聞發佈會 | 熱點話題 | 視頻 | 提案議案 | 權威解讀 | 代表委員之聲
字號:
海內外輿論:中國將成為融合東西方文明成果的國家

  時間:2008-03-13 08:43    來源:中國網     
 
 

新加坡《聯合早報》11日就此刊發署名文章説,目前正在舉行的中國"兩會"給人留下開明、求真、面對現實的新印象。這表明中國決心要邁向世界主流國家之嶺。一旦翻過山嶺,中國就會成為融合東西方文明成果的新型國家。

一個可圈可點的現象是,會議議題漸趨開放,民主空氣日漸濃厚。計劃生育政策上的不同見解,戶籍制度改革上的多重思路,對鐵路管理的質疑,對重建圓明園利益訴求的尖銳揭露,代表之間的意見碰撞,皆在媒體上公之於眾。

體制改革邁開大步

當暴風雪顯現出某些脆弱部位後,從中央到地方再到搶修電網的工人,均表現出前所未有的齊心協力和求真務實、堅韌。暴風雪讓人們回到了現實的土地上,更深刻地認識到國家體制對日常生活的直接影響。

幾年來,中國政府不斷提出要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擴大公共服務,提高服務的能力、水準與效率。今天正式宣佈將啟動"大部制"改革,建立有效的權力約束機制,按照"決策、執行、監督"的思路,重構政府權力結構和政府的運作機制。

在中央政府試點"大部制",表明全國性的政治體制改革會逐項進行。同時,綜合性政治改革試點也將展開。這種上下呼應的氣勢證明,中國在現代國家體制建設上將邁開大步。

邁上世界主流國家之嶺

建立了現代國家體制,意味著中國將全面融入世界主流社會。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在處理外交和涉及多國博弈的內政時,越來越多地表現出民主風範和世界眼光。胡錦濤近日關於臺灣問題的講話,極好地體現著大國氣度。只要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大陸可以和臺灣任何政黨進行交流對話、協商談判,談判的地位是平等的,議題是開放的,什麼問題都可以談。這種致力於和平統一的底氣和胸懷,來自中國實力的強大,讓懷有敵意的國家都難以説三道四。

圍繞北京奧運會展開的外交活動,也表現出中國竭力以"世界主流國家"姿態面對複雜的國際風雲,以協商、對話的方式力挫某些人權組織的奧運政治化傾向,讓包括美國總統布希在內的數十名首腦表態"我將參加奧運會"。即便對大導演斯皮爾伯格辭職,中國高官表示"歡迎他來看看"。這就是人們樂見的文明、和善、大度和陽剛的國家。

可以肯定地説,北京奧運會後,全世界對現代中國都會有一個嶄新的認識。中國也會順勢而為,在外交上攀升到更高的臺階上,以"中國方式"對世界發揮影響力。其實,世界對中國道路的認同感在增強。

加快翻山越嶺的步伐

今年中國"兩會"所顯現的寬容、活躍與團結,是有目共睹的。最令人感動的,還是人們直面現實,關切大眾利益,力圖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

再過二三十年,世界格局很可能是美國、歐盟、中國"三峰聳立",中間地帶則是各國利益配置的舞臺。"三峰"之間會有峽谷、平原、丘陵和山脈之分,但整個"地球村"會在這種格局下保持相對的和平與穩定。為了搶佔這個制高點,中國得加快趕路。

"大部制"改革旨在提高政府效率

法新社北京3月11日電:中國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華建敏今天在中國人大會議上説,國務院機構改革是提高政府效率、遏制權力濫用的必然要求。

華建敏説,政府部門職責交叉、效率不高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一些政府官員則未能受到有效監督。華建敏還説,中國將加強環境管理機構,建設環保型社會。

路透社北京3月11日電:中國今天公佈了政府機構調整方案,希望通過創建新的"大部制"使政府加大環保力度和提高工作效率。這項計劃是今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的一個焦點。國家領導人已表示要改善政府管理、減少繁文縟節和厘清幹部職責。

《澳門日報》3月11日文章《歐美關注中國"大部制"改革》:正在全國人大審議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成為時下內地輿論及世界媒體關注的焦點。連日來,歐美主流媒體紛紛就中國"大部制"調整方案發表專題文章,給予積極評價和善意建議。

美國《紐約時報》認為,"大部制"可以讓中央政府在政策的決定和執行方面有更強控制力。 《華盛頓郵報》 則説,對一個擁有許多大型國有企業的政府來説,機構改革是實現減少政府對經濟干預目標的重要一步。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國際公司(CNN) 稱,中國的政府機構改革對維持經濟增長和消除浪費至關重要。預計,這次改革不僅能削減大量不必要的行政開支,更能將政府部門轉變為一個"以服務為職能"的機構。

英國《金融時報》的文章指出,中國政府這次把機構改革列為同控制物價上漲等經濟工作一樣重要的話題,足見其決心。

英國《每日電訊報》 援引英國外交政策研究中心的評論説,中國的政府機構改革計劃體現出了創新的特色,它力爭避免純粹地模倣西方政治體制,在經濟和社會等諸多因素之間尋求平衡點,以期進一步提升政府在民眾心中的信任度。

德國政府顧問、著名專家亞歷山大瓦爾西教授説,中國這次政府機構改革,是中國30年改革開放進入新階段的象徵性標誌。

 
編輯:賀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