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題首頁 | 要聞 | 本網關注 | 代表委員面對面 | 最新消息 | 新聞發佈會 | 熱點話題 | 視頻 | 提案議案 | 權威解讀 | 代表委員之聲
字號:
港媒評胡錦濤講話:釋出善意,留下政治對話空間

  時間:2008-03-06 09:31    來源:中新網     
 
 

 

        中新網3月5日電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4日發表涉臺講話,今日出版的香港各大報章紛紛在顯要版面報道併發表社評,稱在臺灣選前大陸的表態釋出善意,留下政治對話空間,並且決心更堅定胸懷更包容。


  香港《星島日報》社評説,胡錦濤在這次政協大會首日分組討論時以黨政軍領導人的身分,第一個就探訪由三個與臺灣關係密切的民主黨派聯合討論小組,顯示北京對臺灣問題的重視。

  文章説,北京對付“臺獨”向來剛柔互濟。胡錦濤的談話,對於綠營,無論是對黨對人,都留下政治對話的空間,只要他們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什麼問題都可以談”。對黨,胡錦濤表明是“臺灣任何政黨”;對人,胡錦濤指“甚至曾經進行過‘臺獨’活動的人,我們也要努力爭取團結”。顯示儘量團結最大多數的人。

  該文説,兩岸合作對臺灣是利多弊少,“臺獨”空間應該不斷收窄,北京多用柔招,若能得到善意回應,對包括香港在內的兩岸三地都是三贏的結果。

  香港《文匯報》刊發社評指出,胡錦濤的重要講話,既再次表明瞭大陸維護國家統一的決心和信心,又顯示了大包容、大團結、大發展的思維和胸懷,向島內釋放出了極大的善意和誠意。這不僅有向臺灣即將選舉産生的新領導人喊話的用意,更顯示了大陸在處理兩岸關係問題上的思路和信念,將對兩岸關係的發展産生長遠的積極推動作用。

  特別是胡錦濤提出,對於那些曾經對“臺獨”抱有幻想、主張過“臺獨”、甚至從事過“臺獨”活動的人,也要努力爭取團結。這體現了大陸通過與臺灣同胞的“大團結”促進兩岸關係“大發展”的思維,清楚表明大陸團結的範圍非常廣泛,只要他們願意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甚至可以是不一定支援現在就統一而要求維持現狀的臺灣同胞,都要爭取團結。這種寬闊的胸懷有利於團結更多的臺灣同胞,形成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強大動力。

  香港《大公報》在報道中説,由於22日臺灣將舉行新一屆“大選”,胡錦濤選擇在此時發表對臺講話勢必備受關注。參加今天會見的民革中央專職副主席、吉林省主委修福金認為,胡錦濤的此次講話是繼“胡四點”之後又一次重要的對臺講話,對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將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他説,“胡四點”強調“貫徹寄希望於臺灣人民的方針決不改變”,胡錦濤今天的講話再次延續並拓展了這一內容,這必將成為大陸方面今後開展對臺工作的重要指導方針。

  另一位與會的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常委、黑龍江省主委何小平亦表示,胡錦濤的此次講話延續了中共中央對臺工作一貫的宗旨和方針,特別是和平統一的主題。而在當前臺海局勢異常複雜的情況下,胡錦濤再次強調寄希望於臺灣人民,最廣泛地團結臺灣同胞的做法具有非常大的政治智慧。

  香港《明報》文章説,胡錦濤針對臺灣發表的重要講話再度釋出了希望兩岸和平發展的善意。講話中,胡錦濤對那些曾經對“臺獨”抱有幻想,曾經主張“臺獨”,甚至曾經從事“臺獨”活動的三類人,明確表示要團結爭取,“只要他們回到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確道路上來,北京都將熱誠歡迎,以誠相待”。

  文章並指出,放寬臺灣人士赴大陸交流的準則,並不表示降低了兩岸政治談判的門坎。

  文章説,胡錦濤在講話中反覆強調“和平發展”4個字,為了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北京願意盡最大的努力,做一切對臺灣同胞有實利的事。雖然臺灣當局的所謂“入聯公投”活動對兩岸關係造成了嚴重的威脅,臺海局勢仍然嚴峻複雜,兩岸關係處於重要關頭,但北京對臺灣同胞的各種承諾,絕不會因為少數人的干擾或一時的局面波動而改變。

 
編輯:賀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