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題首頁 | 要聞 | 本網關注 | 代表委員面對面 | 最新消息 | 新聞發佈會 | 熱點話題 | 視頻 | 提案議案 | 權威解讀 | 代表委員之聲
字號:
港報關注政府工作報告 指平抑物價措施操作性強

  時間:2008-03-06 09:30    來源:中新網     
 
 

 

        中新網3月6日電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5日在新一屆全國人大上作了政府工作報告,香港媒體對此十分關注,今日紛紛發表社論文章積極評價了這份報告,並重點關注了總理在報告中所提到的採取九項措施平抑物價上漲的內容,指出上述措施操作性強。


  香港文匯報今天發表題為《宏觀調控重實效,壓抑通脹顯決心》的社論文章稱,由於持續多年的高速增長已形成慣性,加上今年又是地方政府換屆後的第一年,各地發展經濟的熱情很高,投資反彈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如何防止經濟過熱,保持平穩較快發展,搞好宏觀調控至關重要。

  文章稱,溫總理提出宏觀調控不搞一刀切,不搞急剎車,顯示中央的宏觀調控手段更加成熟,更加注重實際效果,特別注意在有效防止過熱的同時,保證整個經濟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持續健康協調發展,避免大起大落。

  文章特別提到,物價上漲成為廣大群眾最為關注的問題。溫總理的報告將防止價格總水準過快上漲,作為今年宏觀調控的重大任務給予高度關注。溫總理在報告中提出九項操作性極強的政策措施,大力壓抑通脹。鋻於內地通脹主要是食品價格引起,政府通過加大對農業的補貼來發展生産,增加豬肉等短缺農産品的供應,物價有可能走向平穩。

  香港大公報則刊載題為《五載輝煌業績明朝再創新猷》的社論文章稱,五年來中央在積極推動發展之餘,也更著重改善民生和促進各方面的平衡,為建設和諧社會打下了良好的物質基礎。今後仍將循此路向穩步前進,再創佳績。

  文章特別提及,對今年經濟工作,報告定下了GDP增長百分之八及居民消費物價通脹不超過百分之四點八等指標。文章稱,主要通脹來源之一的國際商品漲價走勢,並非中國所能控制,而結構性通脹更非簡單的收緊可以抑制,反應採取針對性的擴大投資,以增強供給能力。

  文章同時也指出,中國經濟的基本因素及前景是好的,可在此高起點上再創新猷。目前尤須注意防止的是受保守思想干擾,因通脹較高便怕發展過快,一味採從緊的勒馬政策,而應把握機遇,縱馬揚鞭絕塵而去。

  香港經濟日報的社論文章則指出“溫總首務遏通脹”。這篇文章稱,報告有關宏調部分,溫總真正著墨多的,是打擊通脹猛虎,具體列出九項迎擊措施,如增産提高供應、加強物價監管、落實低收入群眾的補貼等,凸顯防止通脹惡化。

  文章寫到,中央新一代領導人強調以民為本,去年起中央財政支出大幅向民生範疇傾斜,今年在通脹肆虐下,照顧民生的傾向更為突出。

 
編輯:賀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