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題首頁 | 要聞 | 本網關注 | 代表委員面對面 | 最新消息 | 新聞發佈會 | 熱點話題 | 視頻 | 提案議案 | 權威解讀 | 代表委員之聲
字號:
人大代表建議學校收費讓家長聽證

  時間:2008-03-13 09:05    來源:中國網     
 
 

即使義務教育階段的學雜費免除了,幼兒園、高中、大學等非義務教育階段的費用對不少家庭來説還是難以承受的重負。兩會期間,江蘇團部分代表提出,政府應該進一步加大對非義務教育階段的投入,合理設定非義務教育階段收費標準,制定多層次的教育成本分擔標準,保障貧困家庭子女不失學。

建議:

收費讓家長聽證

細賬:交不完的上學錢

普通家庭要支出的教育費用究竟有多高?全國人大代表、河海大學科學院副院長章青教授算了一筆小賬:

幼兒園:

年均收費2000元

江蘇全省幼兒園每年各項收費平均在2000元左右,一些省市級示範幼兒園更高,有的達4000元以上。

小學、初中:

各種收費不斷

雖然免了學雜費,但仍然存在擇校費、校服費、競賽輔導費等各種名目的收費。

高中:

學費最低1300元

除了每年1300元-1700元左右的學費外,還有2.5萬-3萬元的擇校費。

大學:

年花費萬元左右

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學,普通高校每年的學費在4000-6000元之間,住宿費1000元左右,加上其他費用,大學生一年的花費達到萬元左右。

章青代表説,有數據表明,有81.14%的人認為目前中國的高校收費超過家庭經濟承受能力。而與我國相鄰的印度,大學學費50年來基本維持在180盧比,大致不到40元人民幣。

全國人大代表、鹽城高等師範專科學校副校長蔣婉求則給記者算了筆大賬:“目前,我國教育費用約佔普通家庭總支出的25%-30%,比世界上家庭教育支出最高的日本還要高。”

一方面教育收費已經成為家庭沉重的負擔,另一方面學校負債經營的形勢相當嚴峻。代表們表示,現在一些綜合性的大學動輒負債數億元,普通中學情況也不樂觀,南京某國家級重點高中在能夠足額收取擇校費的情況下,每年還有近200萬元的資金缺口;幼兒園更困難,許多地方財政每年預算內生均教育事業費支出根本就沒有幼兒園這一項。

全國學校的總負債已經高達1500億-2000億元,教育成為謀取高額利潤的商品。代表們認為,國家投入偏少,正常渠道無法解決所有資金缺口,導致各種教育亂收費暗流涌動。

原因:

投入不足收費亂

全國人大代表章青

為了減輕教育成本過高對普通家庭造成的壓力,解決“一人上學窮一家”的問題,代表們分別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章青代表提出,國家應該合理設定非義務教育階段收費標準。章青建議,家庭教育支出佔家庭總收入的合理比例應為高中階段10%-20%,大學階段25%-30%,非義務教育階段學費以佔總體教育成本的25%-30%為宜。

其次,通過規範學校管理,節約教育成本。適當控制學校規模,杜絕貪大求全,欠債經營行為;改革學校評估標準,不過多看重硬體建設,以減少不合理支出。

第三,章青建議改革擇校費的使用分配方式,由教育主管部門負責提取擇校費,專項用於薄弱學校建設。蔣婉求代表則提出,通過推行初中、小學免試就近入學,重點高中指標切塊分配製度,徹底遏制義務教育階段的擇校現象。

第四,政府應該實行收費全透明。明確規定,高中和幼兒園在教育部門規定之外的任何收費,都應舉行有不少於一半家長代表參加的聽證會。

第五,建立以國家和學校投入為主的“貸、獎、助、補、減”資助體系,簡化助學貸款程式。

另外,應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率先實現幼兒教育義務化。(記者 鄭春平 陳英 張淑娟)

 
編輯:賀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