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題首頁 | 要聞 | 本網關注 | 代表委員面對面 | 最新消息 | 新聞發佈會 | 熱點話題 | 視頻 | 提案議案 | 權威解讀 | 代表委員之聲
字號:
淩解放代表:書價過高不利文化大發展

  時間:2008-03-13 09:02    來源:中國網     
 
 

新華網北京3月12日電(記者李鈞德、杜宇)近日,全國人大代表、著名作家淩解放(二月河)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感嘆:現在的圖書太貴了,一套《二月河全集》,最便宜的簡裝本也要300多元。有的人買不起又想看,只好買盜版書。連作家自己都嫌自己的書賣得太貴,可見書價問題應該引起有關部門重視了。

俗話説,糧食補身,書籍補腦。一個不讀書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儘管有了網際網路和“電子圖書”,但傳統形式書籍對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黨的十七大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提出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新要求。提高全民的閱讀率,讓群眾讀到更多、更好的書籍,是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必由之路。書價過高,想讀書的人買不起,必然成為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障礙。

書價太高,主要原因不外乎兩種:一是出書門檻降低,圖書界抄襲拼湊成風,書籍裝幀看起來高檔豪華,內容卻嚴重同質化,讀者買書感到不值;二是圖書出版市場管理機制不健全,定價隨意性大,造成書價虛高。

把過高的書價降下來,首先需要政府加大對文化事業的投入,為作者提供相對寬鬆的創作環境和氛圍,讓他們能夠靜下心來,寫出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好書,使讀者感到物有所值;其次要通過創新體制機制、加強監管,規範圖書出版發行市場,減少流通環節,降低發行成本,讓讀者能夠方便快捷地買到質優價廉的圖書。

當然,對圖書的價格,不能一概而論。對那些具有創造性的讀物或學術著作,要麼設立出版基金補貼出版,要麼強制出版社提高作者的版稅,給精神創造活動足夠的尊嚴。價格監管也可相對寬鬆一些,畢竟,讀者是在“學藝”,多交點學費未嘗不可。這方面不妨借鑒經濟宏觀調控的辦法:“有保有壓,區別對待”。

 
編輯:賀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