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秀君,原本一個普通農家婦女的名字。如今,在她的家鄉遼寧省本溪滿族自治縣,“武秀君”已經成為誠實守信的代名詞。這位替亡夫還債210萬餘元的農家女,因為堅守承諾而感動中國。這位榮膺全國道德模範的農家女,今年還被選為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她説,要將農民的大實話和心裏話帶到北京去。
談起武秀君的坎坷歷程,要從2002年冬天的一場車禍説起。相濡以沫18年的丈夫在車禍中不幸遇難,在承受愛人撒手人寰的巨大痛苦時,武秀君還接過了丈夫留下的270萬多元的鉅額債務。
“人死了,但賬不能死。”面對旁人的不解,武秀君沒有想過逃避。從2003年起,武秀君拿著丈夫的欠條和賬本挨家走,重新以自己的名義給人家打上欠條。隨後,她隻身一人闖蕩城市,幹起了丈夫老本行——建築,打工賺錢還債。
近1500個日日夜夜,210萬餘元中的每分每角,都浸透著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如今武秀君已還清了300多筆欠款,雖然還有60多萬元沒有還完,但她堅信,走上這條路,就不會回頭。
從道德模範到人大代表,武秀君如何完成自己的使命傳遞? “我最關心的還是咱們農家事。”武秀君這些天正忙著走家串戶,問問大家要説什麼,有什麼建議。“整理材料好幾天了,想寫幾個有關‘三農’的議案和建議。”例如,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民賣糧難等問題都是她關心的話題。此外,對討債欠賬深有感受的武秀君也十分關心建築領域拖欠農民工資現象。“總之,大家選我當人大代表,是看重我以誠為本、以德做人,咱不能辜負老百姓的期望。”徐揚、于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