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題首頁 | 要聞 | 本網關注 | 代表委員面對面 | 最新消息 | 新聞發佈會 | 熱點話題 | 視頻 | 提案議案 | 權威解讀 | 代表委員之聲
字號:
胡錦濤兩岸關係講話受高度關注

  時間:2008-03-14 16:12    來源:台灣網     
 
 

胡錦濤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會議民革臺盟臺聯委員時強調

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題 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為臺海地區謀和平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3月4日下午看望了參加全國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民革、臺盟、臺聯委員,並參加聯組會,聽取委員們的意見和建議。他強調,要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題,真誠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為臺海地區謀和平,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中華民族根本利益。

  聯組會上,胡錦濤就發展兩岸關係提出了重要意見。他指出,臺灣問題事關祖國完全統一,事關國家核心利益。我們要遵循“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和現階段發展兩岸關係、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八項主張,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決不動搖,爭取和平統一的努力決不放棄,貫徹寄希望於臺灣人民的方針決不改變,反對“臺獨”分裂活動決不妥協......《全文》
  
  相關新聞:兩會觀察:胡錦濤六年三赴涉臺團組意涵豐富

  胡錦濤的講話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他們認為,胡錦濤的講話高屋建瓴,意義深遠,既體現了反對和遏制“臺獨”的堅強決心,也表明瞭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為臺海地區謀和平的善意和誠意,是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指針。

  代表委員熱議

  胡錦濤講話強調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主題,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意願  

  臺聯界別委員林盛中:總書記的談話,與十七大報告一脈相承   臺聯界委員蔡國斌對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的發展滿懷信心

  全國政協臺聯、臺盟界別委員們紛紛表示,總書記的講話,是在三年前關於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係的四點意見,和十七大報告相關論述的基礎上,在新時期對臺政策上的進一步深化。原則未變、善意更多、誠意更大、信心更足、態度更加務實、方法更加靈活,還對臺胞展現了祖國大陸的關懷和包容。字裏行間體現的誠意,隨著時間的推移,相信會被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所接受.......《全文》

  全國政協委員、臺盟中央原專職副主席劉亦銘認為,胡錦濤的講話既是對我們一貫對臺方針、政策的強調與重申,又是對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係的新宣示、新闡述。講話強調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題,符合當前兩岸關係的實際,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意願和根本利益,站在歷史和民族的高度上,指明瞭兩岸關係發展的大勢。   

  民革中央常委李曉東説,只有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才能造福兩岸同胞,“臺獨”分裂活動只會帶來災難。胡錦濤在講話中明確闡述了實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礎、目的和途徑,是我們做好對臺工作的重要原則和方向。近年來,兩岸交流交往不斷熱絡,增加了同胞間的相互了解和血脈親情。我們將努力深化兩岸互利雙贏的交流合作,為兩岸同胞謀福祉。

   全國臺聯會長梁國揚説,胡錦濤在談到兩岸協商談判時指出,臺灣任何政黨,只要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我們都願意同他們交流對話、協商談判。談判的地位是平等的,議題是開放的。這是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這一主題的深化,充分展現了我們的善意和誠意。這種靈活、務實政策的提出,定會在島內各界産生積極影響,將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拓展新的空間......《全文》

  相關新聞:政協委員:對臺方針一脈相承 和平發展始終未變

       胡錦濤談兩岸關係對臺釋善意 政協委員反響強烈

  涉臺專家解析

  胡錦濤講話 釋放善意、誠意和決心

  全國政協新委員、福建社科院臺灣問題研究所所長吳能遠認為,“胡主席三月四日在民革、臺聯、臺盟聯組會上的重要講話,對臺釋善意,也有新意。”

  吳能遠認為,胡錦濤是利用這一機會重申十七大報告對臺政策的精神,重申大陸方面追求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善意和誠意,也期待兩岸雙方共同努力、創造條件,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儘早展開協商。

  在吳能遠看來,胡錦濤講話中的最大新意在於“談判的地位是平等的,議題是開放的”這句話。“這些話雖然以前也説,但從未如此明確、強調,也是釋放了大陸方面的善意、誠意和決心,相信會在臺灣引起良好反應。”

  同時,胡錦濤也在講話中針對兩岸關係的現狀強調了堅決反對“臺獨”絕不妥協的立場。吳能遠認為,“三個最大”的表述非常嚴正、鮮明地概括了“臺獨”的危害性,對“臺獨”分子應該會有很大的震憾......《全文》

  北京大學教授李義虎説,胡錦濤的講話對當前如何發展兩岸關係作了系統、完整的闡述,其中最核心的思想就是要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題,這進一步明確了對臺工作的基點。

  上海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中心秘書長王海良認為,胡錦濤的講話既堅持原則,又富有新意,對維護臺海和平、造福兩岸同胞具有重要意義。講話充分釋放了我們的真誠善意,充分關照了臺灣同胞的關切,必將能夠團結兩岸同胞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東北大學校長赫冀成説,胡錦濤在講話中指出,“臺獨”分裂活動已成為對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最大禍害、對兩岸關係發展的最大障礙、對臺海地區和平穩定的最大威脅。這一表述再次表明瞭我們堅決反對“臺獨”的立場,使海內外對“臺獨”活動及其危害有了更加清楚的認識......《全文》

  臺媒高度關注

  胡錦濤兩岸關係談話 提出了“新解”

  臺灣《聯合報》説,胡錦濤指出,對於那些曾經對“臺獨”抱有幻想、主張過“臺獨”甚至從事過“臺獨”活動的人,也要努力爭取團結,只要他們回到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確道路上來,我們都將熱情歡迎,以誠相待。這是胡錦濤向綠營人士釋出善意,首次提出了促進兩岸和平發展“團結説”。 《聯合報》也注意到,胡錦濤強調,大陸將履行對臺灣同胞做出的承諾,“既不會因局勢的一時波動而有任何動搖,也不會因少數人的蓄意干擾而有任何改變”。

  “中央社”的報道認為,2005年3月4日,胡錦濤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屆三次會議的民革、臺盟、臺聯界委員時,就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係提出四點意見: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決不動搖; 爭取和平統一的努力決不放棄;貫徹寄希望於臺灣人民的方針決不改變;反對“臺獨”分裂活動決不妥協。

  三年後的今天,胡錦濤選擇在同一場合,發表對臺談話,內容大致不脫四點意見的框架,但也提出了“新解”。

  報道認為,胡錦濤今天的新講法等於把原本比較特定的“結束敵對狀態、建立軍事互信”,換成是“政治”、“軍事”的較大範圍議題,把原本“臺灣地區在國際上與其身份相適應的活動空間”,綜合2005年“連胡會”的共識“促進協商臺灣民眾關心的參與國際活動的問題”,換成是“對外交往”議題。

  這些“新解”看起來似乎讓兩岸協商的空間,頓時擴大不少。然而理解胡錦濤的最新講話,重要的是前提,前提是“堅持一個中國”......《全文》

  《中國時報》報道,關於與前“臺獨”人士的接觸與溝通,胡錦濤首次發表重要宣示:“對那些曾經對‘臺獨’抱有幻想、主張過‘臺獨’、甚至從事過‘臺獨’活動的人,也要努力爭取團結。只要他們回到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確道路上來,我們都將熱情歡迎、以誠相待。”

  “東森新聞報”報道,胡錦濤的談話主軸仍在反對“入聯公投”及“臺獨”,但也強調,只要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兩岸可以討論正式結束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全文》

  相關新聞:臺報:政協委員熱議 胡錦濤對臺談話效應顯現

  臺胞熱烈擁護

  將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實現祖國和平統一作出新貢獻

  臺灣同胞林江説,胡錦濤總書記講話中談到“臺灣任何政黨,只要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我們都願意同他們交流對話、協商談判。談判的地位是平等的,議題是開放的,什麼問題都可以談。” 顯示了大陸在處理兩岸關係問題上的博大胸懷。

  他説,胡錦濤總書記講話中還談到:“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十三億大陸同胞和二千三百萬台灣同胞都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在福建體現的尤為突出,目前臺灣許多宗親會、同鄉會的源頭都在福建。福建漳州開漳聖王陳元光,就是當年福建人移居到臺灣幾支中的一支。至今,臺灣許多地區都建有陳元光寺,説明福建與臺灣的血緣關係非常緊密。

  談淑玲女士是在福建生活的第二代臺灣同胞,她的老家在臺灣南投縣埔裏鎮。她説,胡錦濤總書記講話談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有利於兩岸發展和穩定,必定造福兩岸同胞;‘臺獨’分裂活動,有害於兩岸發展和穩定,必定貽禍兩岸同胞”,事實如此。

  她説,在南投的哥嫂曾挂電話問她,能不能在大陸給侄兒找一份工作。實際上“臺獨”分裂勢力已經造成臺灣經濟下滑,貽害了臺灣同胞的利益。她認為在歷史的緊要關頭,在大陸的臺灣同胞要做一件事:聯絡、溝通在臺灣的親人、朋友,把祖國大陸的善意傳達給親友,共同遏制“臺獨”分裂勢力.....《詳細》

  相關新聞:大陸臺商關注兩會:每一項利好經濟政策都是機會

      大陸臺商厚望兩會開啟新里程 盼兩岸關係更好發展

 
編輯:賀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