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題首頁 | 要聞 | 本網關注 | 代表委員面對面 | 最新消息 | 新聞發佈會 | 熱點話題 | 視頻 | 提案議案 | 權威解讀 | 代表委員之聲
字號:
政協委員讚機構改革:順應社會發展符合人民期待

  時間:2008-03-13 13:31    來源:台灣網     
 
 

全國政協臺盟界委員對此次機構改革方案非常讚賞。(趙穎芳 攝)

  台灣網3月12日北京消息  “機構改革勢在必行。這次的改革方案整體思路正確,有利於理順職能、提高效率,也適應了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全國政協委員雷獻禾認為這一次的國務院機構改革真正體現了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思路,這也是社會各界的共識。

  3月11日,備受關注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公佈並正式提交全國人大審議,這標誌著新時期以來的第6次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拉開帷幕。國務院將新組建工業和資訊化部、交通運輸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這次改革涉及調整變動的機構共15個,正部級機構減少4個。改革後,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組成部門設置27個。

  全國政協臺盟界委員對此次機構改革方案非常讚賞,認為改革能夠進一步提高政府管理效率,改善公共服務態度和品質,實現從“管理操作”向“管理監控”的轉變,能夠更好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符合人民的期待。

  這次機構改革方案針對目前政府機構設置不盡合理、部門職責交叉、效率不高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改革措施。李鉞鋒委員認為,這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簡少玉委員表示,改革將有利於提高依法行政的效率。同時,方案重點圍繞能源、交通、民生等熱點領域,從政府機構設置上予以保障,如組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委員們表示,這與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建立服務型政府的目標要求相吻合,説明政府確實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

  全國政協臺聯界委員史茂林認為,六次機構改革都是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對行政體制做出相應調整,而改革開放三十年成績斐然,跟歷次行政體制改革也是息息相關的。史茂林相信,這次改革從改變政府職能著手,能更有效的給社會發展帶來新的動力,為實現國家和社會發展目標做出積極貢獻。他強調,只要讓廣大的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對改革的目標、任務和指導思想更加了解,措施更到位,將改革積極、穩妥、有步驟地進行下去,就一定會取得積極的成果。

  臺盟中央主席林文漪介紹説,這次機構改革方案正式出臺前,中共中央與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在中南海進行了協商,充分體現了我國多黨合作的政治格局,確保協商于決策之前。(張弛 趙穎芳)

 
編輯:賀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