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推涉華負面報道 德刊欲妖魔化中國

時間:2008-04-20 13:26   來源:環球時報

網友解析《德國畫報》圖片剪裁過程,右側圖片內容是發生在尼泊爾的事件。

  《明鏡》和《明星》是德國有名的兩家週刊。“巧合”的是,兩家週刊從4月開始長篇累牘地片面報道與中國歷史、北京奧運有關的話題,甚至用上了“這個年輕的世界大國仍然是老一套的警察國家”、“奧運會怎麼能交給這樣的一個國家來辦”等語句。這些幾近妖魔化的言論在《明鏡》週刊頻繁出現,不要説在德國的華人華僑看不下去,就連一些冷靜的西方讀者也不願再受蒙蔽。中國專家在分析和披露這些“用一點來否定全盤”、令中國人感到氣憤的德國媒體時,也提醒説:“德國對中國的誤讀其實對中國也是一個考驗。”

  《明鏡》竟説“中國是老一套的警察國家”

  4月7日出版的《明鏡》週刊發表了題為“指環王———中國政府是如何鎮壓人民並且背叛奧運的”封面文章。文章長達14頁,由6位作者合寫。記者花了幾個小時才讀完這篇語調激昂但內容老調空洞的文章。該文開頭説:“中國試圖在北京將自己展示為一個既遊刃有餘又相容並包的東道主。然而,這一體育盛會尚未開始,就已經成了中國公眾形象的災難。對西藏的鎮壓和對反對者的運動,都説明瞭這個年輕的世界大國仍然是老一套的警察國家。”該文還寫道,“中國的天空是陰霾的,奧運的天空是陰霾的,世界的天空是陰霾的”、“星巴克咖啡店會帶來民主的討論?還是奧迪轎車會帶來無限制的自由?皆是泡影。”在《明鏡》週刊妖魔化報道中國的同時,僅次於《明鏡》、“發行量在整個歐洲排第二”的《明星》週刊4月3日也開始了所謂的“中國歷史”連載報道。但是仔細看了幾位駐京記者及若干專家寫的文章後就會發現,無論是關於中國五千年曆史,還是三年自然災害,或者少數民族政策,都充滿著試圖轉移矛盾、瓦解華人向心力的言論,如説“藏人享受不到中國經濟發展的好處”,並極力誇大中國的貧富差距、缺乏人權等等。

  兩個週刊不約而同誤讀中國,讓懂德文的華人看了很不舒服。4月17日一早,《明鏡》週刊國際部負責人克裏斯蒂安?尼弗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期專題是他們很早就有的策劃,只是剛好發生西藏事件,所以補充了內容發表。在採訪中,他還説,這些文章沒有什麼不適合發表的,因為“內容都有出處,讀者反映良好”。但記者從德國最大的書籍連鎖店塔裏夫了解到,這期雜誌並不怎麼受歡迎。《明星》週刊主編歐斯特科恩16日在接受採訪時説,《明星》希望借助北京奧運,讓德國民眾了解中國的歷史,以及現在中國普通民眾的真實生活,“當然,也有奧運和人權、西藏的解讀”。但遺憾的是,其中的報道並不準確。記者在該刊網站的中國專題中還發現,一張展示中國疆域的地圖中居然沒有臺灣。

  “90%涉華報道是負面的”

  據記者了解,《明鏡》每週發行量達110萬冊。該雜誌自稱是“德國最重要的且在歐洲發行量最大的新聞週刊”。但近兩年來,有關中國的報道主題卻頻頻與“間諜”、“盜版”、“威脅”等貶義詞聯繫起來。2006年7月,該週刊説“中國很危險”,預言今後世界上可能會出現一場生活水準方面的大戰,而不是軍事戰爭,因為中國影響德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的經濟發展。兩個月後,該週刊又刊登封面文章“來自遠東的入侵———為了富裕的世界大戰”。2007年2月,其電子報連續以頭條位置刊登有關“中國駭客偷盜德國企業”的消息。此消息破天荒竟連續登載十多天,還刻意開闢了讀者論壇。之後,又登出“中國木馬登陸總理辦公室電腦”、“興奮劑王國”、“別買中國毒玩具”等負面報道。2007年8月26日出版的《明鏡》刊載封面文章“黃色間諜”,誣衊中國留學生是偷盜德國技術的間諜。今年3月14日,拉薩暴亂後,“明鏡線上”第一個報道,並引用一位加拿大遊客拍攝的照片,圖片上明明是中國武警被動防禦,用盾牌阻擋暴亂分子的石塊襲擊,可“明鏡線上”對圖片的註釋是:中國軍隊用強硬手段鎮壓示威者!3月22日,“明鏡線上”在其視頻欄目《一週回顧》中,更是張冠李戴,把尼泊爾軍警的行動説成是“中國軍警在西藏鎮壓示威者”。對於德國華人網民自發的種種理性抗議,《明鏡》竟誣衊説,這些網民很可能是“中國雇傭來專門搞宣傳的人”。

  一位華人媒體學者對記者説,中國已成為《明鏡》週刊的幾個固定敵人之一(包括俄羅斯、波蘭等)。據他統計,該週刊近兩年的中國報道大約90%是負面的。《明鏡》等德國媒體的不實報道,引起了在德華人華僑的抗議。3月29日,在慕尼黑約120名中國人舉行了主題為“無聲的吶喊”的遊行,旨在用“最和平、最理性、風險最低的方式”抗議德國媒體對西藏問題的歪曲報道。4月19日下午,預計將有2000多名華人在柏林國會大廈前靜坐。4月20日,斯圖加特等地也將舉行“對西方媒體顛倒是非説‘不’”的遊行。

  “迎合中産階級趣味的媒體”

  由於《明鏡》和《明星》這兩家週刊在德國的重要地位,它們的報道常常影響德國政府的決策。1984年,《明鏡》週刊刊登了一篇獨家新聞,揭露多位政治領袖收受企業巨子弗利克家族的政治獻金,引起德國政壇的震蕩。不過,隨著媒體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兩家週刊為了保住發行量用了很多誇大和歪曲事實的報道。上世紀90年代,該雜誌未經嚴格審查就對希特勒日記進行了報道,後被證明該日記是偽造的,結果導致《明星》的影響力大跌。

  另據了解,《明星》週刊的擁有者是總部位於德國漢堡的古納雅爾出版集團,而貝塔斯曼集團曾擁有該出版集團74.9%的股份。古納雅爾出版集團同時擁有《明鏡》週刊的一定股份。此外,對西藏事件進行歪曲報道的RTL電視臺、N—tv電視臺等也屬於德國貝塔斯曼集團。

  掌握《明星》和《明鏡》週刊股份的貝塔斯曼集團與中國幾家出版社合作出版書籍和雜誌,並從事很多文化交流方面的工作。通常來説,德國的報刊獨立性比較強,但還是有網民質疑,這些對中國的片面報道是否受到某種授意。16日,古納雅爾集團中國部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對《環球時報》記者説,現在集團在中國發展良好。對於屬下《明鏡》週刊和《明星》週刊有關歪曲歷史的報道,引起中國人的反感,他表示遺憾。但他辯解説,他們的報道都符合德國的法律。他希望,兩家雜誌的報道不會影響與中國的合作。

  在“海德堡華人之家”網上論壇裏,記者看到有網友分析説:“現今德國的幾家主流媒體都是服務於所謂中産階級的。當今媒體的生存依靠的已經不是讀者購買雜誌或報刊,而是依賴廣告商的贊助。德國的中産階級比較有購買力,因此許多財大氣粗的企業自然願意資助那些面向中産階級、迎合中産階級趣味的媒體。”在《明星》週刊上做廣告的不乏德國重量級企業,但在德國不少媒體長時間片面報道中國的過程中,有的企業也深受其害。德國《商報》近日報道説,德國經濟界越來越擔心德國在中國的利益因為默克爾總理重新表示願意會晤達賴而受到傷害。阿迪達斯公司將為奧運會志願者和參賽選手提供服裝,該公司一位負責人對《南德意志報》説,“我們認為抵制奧運會起反作用。”

  妖魔化報道考驗中國

  4月7日的《明鏡》週刊在列舉中國的“錯誤”時,所舉的案例不僅來回來去就那麼幾個老例子,而且還有漏洞。《明星》主編在開篇的話中稱:“從2001年申辦奧運成功到現在的7年時間裏,中國在人權等問題上根本沒有任何改變,奧運會怎麼能交給這樣的一個國家來辦?”對於這些論調,同濟大學德國問題研究所專家李樂曾認為,德國週刊不斷妖魔化中國,有商業炒作的因素,目的是為了提高雜誌的銷量。在報道方式上,西方媒體慣用“用一點來否定全盤”的宣傳手法,把某一個點描述得很嚴重,抹殺中國的進步。


  “當然,也有其他的德國報刊和人士發出了不同的聲音。”李樂曾提到了兩篇文章,一篇是在1995-1999年間任德國駐華大使的康拉特?賽茨4月16日在《南德意志報》上發表的文章,提到“中國的進步是舉世公認的”。另一篇是德國綠黨一位政治家4月14日在該報發表的文章,認為西方正在準備對崛起中的中國發動一場精神上的冷戰。李樂曾説,雖然第二篇文章並沒有完全從中國的角度看問題,但是至少這是一篇十分有背景的,比較實事求是的分析文章。

  李樂曾認為,在德國民眾心目中塑造錯誤的和片面的中國觀和中國形象,德國媒體是有一定責任的,因為他們把不真實和片面的資訊傳達給了讀者。“我們沒有辦法單方面去改變西方媒體的這種做法。但是我們應該相信,可能德國民眾暫時會受到媒體的影響,一旦他們了解了真相,他們就會有上當受騙的感覺。”4月17日,記者看到一位名叫Peter的網友在德國《時代》週刊網站上留言説,為什麼不報道中國人在西方各國舉行的大規模抗議活動?因為我們的媒體不喜歡這個話題。為什麼我們的媒體要保持緘默?難道是因為所有“中國”説的話無一例外都是謊言和宣傳嗎?難道是因為中國人全部都是政府的“雇傭兵”麼?那麼又有誰知道過去幾天來,中國人空前一致地、堅定地站到了政府的背後支援它,不是由於政府呼籲他們這麼做,而是中國人與西方媒體的一場冷戰已經迫在眉睫。網友Erstaunlich説,西方媒體沒有進行自我審視,“如果不向中國人民真誠地道歉,並開展建設性的對話,那麼西方媒體關於中國的每篇報道都將受到質疑”。

  李樂曾最後提醒説,西方妖魔化中國的報道令中國人氣憤,雖然我們反對西方媒體的不實報道,但在處理手法上要顯示出中國作為大國的眼光和胸懷,“中國作為世界大國的任務和形像是我們重要而長遠的利益”。德國對中國的誤讀其實對中國也是一個考驗。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