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留學生讓法國人叫好 激情演講折服所有人

時間:2008-05-07 08:47   來源:國際線上-世界新聞報

 

李洹在集會現場接受媒體採訪

  奧運火炬傳遞以來,一群群海外愛國青年運用理性的思維,捍衛著國家的形象。他們的共同心願,就是讓那些別有用心的外國人能對中國少一些偏見,多一些了解。他們中有一個在法國留學、名叫李洹的年輕人,用飽滿的愛國熱情,感染了海內外的華人華僑。

  激情演講折服所有人

     4月19日下午,法國巴黎的共和國廣場成了一片紅白色交織的海洋。這是法國華人華僑和中國留學生自發組織的聲援北京奧運的和平集會。現場華人身穿印有中國地圖的白色T恤衫,高舉鮮艷的五星紅旗,同時也揮動著法國的紅白藍三色旗幟。他們友好平和,秩序井然,理智地向法國媒體表達自己的訴求。

     在這次活動中,來自西安的留學生李洹的演講,給在場的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演講中,李洹抨擊一些法國媒體對西藏的不實報道,反對個別媒體妖魔化中國。

     他説:“像所有行業一樣,記者和媒體也有自己要遵守的職業道德,媒體要求公正、客觀,對所報道內容的核實,以及評論的適中,無論如何,也不能誹謗和誣衊,沒有證據地責難,扭曲事實。”

     李洹在演講中呼籲保護奧林匹克精神。他説:“奧運是屬於誰的?奧運屬於我們大家,屬於全世界的人民,這不是一場政治遊戲,親愛的政客們,反對中國的那些政治勢力的走卒們,請你們停止對奧運的污染。”

     此次集會也吸引了眾多法國媒體。李洹的演講過後,法國媒體紛紛上前對他進行採訪。他們驚嘆這位中國留學生精湛的演説水準和地道的法語發音。

     在法國一住6年

     李洹今年26歲,從小就喜歡英文,從西安第六中學高中畢業後來到了法國。他告訴記者,之所以選擇法國,是想通過另外一門外語,來看看西方的社會並了解西方的文化。從2002年到現在,李洹已在法國生活了6年。從本科到碩士,他一直就讀于裏爾二大,現在攻讀該校高等商學院的工商管理碩士專業。

     李洹的母親是音樂老師,在媽媽的影響下,他從小就愛好文藝,同時也是學校社會活動的積極參與者。主持、詩朗誦、演講,李洹樣樣都很拿手。對音樂的熱愛也給李洹帶來了語言學習上的天賦。6年的留學生涯,使他能説一口流利的法語。

     在裏爾住了6年,李洹説這是緣分。這個城市不但有精緻的城市建築,而且很開放,每個人都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一個小天地。李洹感謝裏爾二大的一些法國老師,他們對他的工作給予了理解和支援。

  用半天時間準備演講

     在此次集會前,李洹曾于3月29日在法國電視二台的“仲裁人”節目中,通過電話與現場法國嘉賓進行辯論。他靈活機智的應答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洹向《世界新聞報》駐法國特約記者表示,“作為新一代的年輕人,我們必須義無反顧地站出來,坦坦蕩蕩地為國家和民族謀公正謀正義。”

     從活動籌備到舉行當日,不到10天的時間。當大家決定在4月19日集會現場請學生代表做演講時,在留學生群體中已小有名氣的李洹,被大家推舉了出來。他只用了半天時間,就準備好了那篇內容豐富並極具説服力的演講稿。李洹説,一個月來,他查閱了大量中國官方、西方歷史學家以及所謂“西藏流亡政府”關於西藏的資料。

     由於在留學生們籌備集會之前,有留學生曾收到恐嚇信,信中稱,集會當日有暗殺和槍擊的可能。李洹開玩笑説,當時站在演講臺上,只是想著把中國人的心聲傳出去,根本不會想到害怕和退縮。據組織人員介紹,當日確有“藏獨”分子蓄意破壞,但被保安警察勸離。

     李洹説:“中西方的交流不是從我們這裡開始,但要從我們這裡得到昇華。”李洹認為,這次“314”拉薩打砸搶燒事件,反映出的最大問題就是我們與西方人民的直接溝通有待提高。

     隨著國內媒體的報道,李洹現在也越來越被國人所熟悉。受中央電視臺的邀請,李洹5月3日赴三亞參加《對話》欄目的錄製。(駐法國特約記者/張博)

 

 

編輯:田雲鵬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