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體人評CNN辱華事件:卡弗蒂就是一大“臭嘴”

時間:2008-04-18 14:32   來源:東方早報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節目主持人卡弗蒂辱罵華人是50年不變的"呆子"。

  中國,歡迎來到這個毫無神聖可言、任何人和事都會飽受粗魯不公指責的大國世界。這些指責來自於那些拿嘴當槍使、博取關注度的評論家所組成的新大陸。

  傑克卡弗蒂長期以來一直在CNN扮演著一個用語刻薄、滿懷怨恨的老頑固角色,他對於哪怕能在他有限的觀眾群中引起一丁點支援或者反對意見的話題都能迅速做出反應。

  畢竟,CNN深陷於與福克斯新聞頻道的收視率比拼中,並且CNN一直處於下風。在電視新聞經常性的憤世嫉俗的評論中,CNN反而竊喜于卡弗蒂的言論所激發的強烈回應,以及人們對CNN持續增長的關注度。

  作為一個美國小鎮報紙的主辦人,我知道CNN幹的是吸引眼球的活兒,矛盾能夠製造出觀眾,隨之而來的是增長的廣告率和利潤。但有線電視和網際網路已根本改變了新聞業。與這些運用更多技術手段的大眾傳媒相比,美國的“觀點紙”由一些嚴肅、有節制的聲音所主導。現在這些聲音的代表人物有《紐約時報》的DavidBrooks和ThomasFriedman,以及《華盛頓郵報》的DavidBroder。

  然而,如今24小時全天候新聞對內容的需求,以及表面上不受約束的電視和網際網路頻道,誘使評論充斥著出位的價值觀,以此維持他們的觀眾群。

  而嚴肅的讀者和觀眾對評論家的尊敬程度卻是與他們的尖刻和過頭程度成反比的。換句話説,謠言止于智者。現在的傳媒和網際網路中有許多誇誇其談的“大嘴”,而在這些“大嘴”中,傑克卡弗蒂尤其是個擅放厥詞的“臭嘴”。

  卡氏那些粗魯、拙劣和不公的評論已招致中國反應大爆發。重要的問題是如何回應這樣的言論,尤其是在中國逐漸成為國際舞臺的重要成員以及北京奧運會即將舉行的時刻,出現這種言論的頻率可能會越來越高。

  我對卡氏評論(我並不常看他的節目,所以我得去搜尋他説了些什麼)的第一反應是,中國人可能會對這些言語不加理睬。那麼,這些話可能隨著美國觀眾把它們當作典型的“卡氏厥詞”看過就忘而失去生命力。

  所以,我認為,對卡氏最好的回應是不作回應──為什麼要讓卡弗蒂因此而受人注目呢?漠視才是最有力的反擊。當然,中國人向外界明白地表達他們的憤怒是對的。相對外交辭令,來自民間的表達更能引起世界的共鳴,進而引發反思和討論。這種討論在奧運之前展開,是件好事。

  以下是我對如何回應批評甚至辱罵的一些建議:

  ●有選擇地回應。忽略那些聒噪之音,比如卡弗蒂,但請多加關注嚴肅的評論家關於中國的評論,比如ThomasFriedman。

  ●不反應很難,人的本能是回擊,不過,在批評面前練就一層“厚臉皮”,這將表明中國對所走道路充滿自信。

  ●繼續推進積極的公關攻勢。

  ◇鼓勵在歐美的中國愛國學者積極參加新聞談話節目,比如PBS的theMcNeilNewsHour。

  ◇可以在《紐約時報》週末版的評論專刊裏設立一個每週專欄,讓一個真實的、善於表達的、了解中國和它的趨勢的中國問題觀察家來寫。(美國教師聯盟就長期如此,在增加其教育觀點影響力方面起到有益的作用。)

  ◇最後,更好地利用中國人民在娛樂、音樂和其他藝術方面超群的技藝。在歐美國家發起一場持續的“魅力攻勢”,時過境遷,這將有助於建立起他們對中國人民的積極態度。對這個世界上的傑克卡弗蒂們有所回應是必要的,但要講求技巧。畢竟,在“卡大嘴”這件事上,謠言止于智者。 (詹姆斯諾蘭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政治學教授 白瀾譯)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