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李敖之子李戡訪談:我為何棄臺大而讀北大?

時間:2010-07-29 11:08   來源:華夏經緯網

 

  因為他棄臺大而讀北大,因為他高調出書批判臺灣教科書內容,因為他是李敖的兒子,因為他與父親一樣特立獨行,李戡,這段時間成為兩岸媒體“追逐”的新聞人物。

  《海峽導報》聯繫採訪事宜時,李敖的前助理李小姐對記者説,大陸很多媒體或打電話或傳電郵,都想邀訪李戡,但大多還未能如願。由於本報記者2005年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採訪過當時隨父來訪的他,有過一面之緣和簡單對話,再加上2007年本報獨家電話專訪過他的父親─── 李敖大師,因此,李戡週一在接到記者的提綱時,就欣然答應接受本報專訪。

  昨天,李戡在臺北舉行完自己的新書發佈會後,傍晚又要接受一家臺灣電子媒體的專訪。在這空隙時間裏,他“擠”出了一個小時時間,在臺北的家裏,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電話專訪。

  關於為何棄臺大讀北大 “無法忍受臺灣教育,沒必要再呆下去”

  記者:臺灣大學(簡稱臺大)在亞洲都算一流的大學,在有些機構的大學排名當中,臺大有時甚至會排在北大前面。你為何要棄臺大選北大?

  李戡:關於大學排名有很多,但我看到的一份倫敦某個機構的世界大學排名,北京大學排在50多位,而臺灣大學排在124位。

  其實,大學排名無所謂了,即便臺大排在北大前面,我也會選擇北大,因為,對臺灣的教育,我已經忍受很久了,沒法再忍受下去。臺灣的教科書內容是很荒謬的,價值觀顛倒,我覺得沒有再呆下去的必要。

  當然,做出這樣的選擇,更重要的還是看大環境,看重畢業後學生在職場中的競爭力。在我眼中,臺灣的大學學習氣氛、環境以及學生的進取心,已遠不如大陸的高校。舉個例子説,有交換生回來説,臺灣的“清華大學”圖書館都是空空的,而北京清華大學感覺完全不一樣。再比如説,現在有一種流行説法,説臺灣的學生到了大陸後,經常問“週末去哪玩”;而大陸的學生來臺灣,卻經常問“週末去哪讀書”─── 從這裡可以看出兩岸學生的進取心。

  另外,選擇北大,也與我的家族與北大的淵源有些關係。(注:李戡的祖父、大姑、二姑、大姑父,都在北大畢業;其父李敖以未念北大為憾,並於2005年訪大陸時到北大演講。)

  關於臺灣頂尖學生到大陸高校求學 “對臺灣教育政策制定有正面作用”

  記者:兩岸高校的制度和生活環境總是存在著一定差異,2005年,你父親曾在北大作了一次 “金剛怒目”的演講。你選擇北大,你父親私下沒有反對嗎?你在臺灣呆了這麼久,未來到北大求學與生活,可能多少會有些不適應。

  李戡:他沒有反對,畢竟,現在大陸是世界經濟的龍頭,而我重點是去北大讀書,學經濟知識,其他問題不重要。

  説到生活環境,我並不稀罕臺灣這一套所謂的“民主自由”。在臺灣,只允許談“臺獨”的言論自由,卻不允許郭冠英談“統一”的言論自由,所以,這些“民主自由”都是假的,騙人的。

  記者:其實,在大陸承認臺灣的“學測”標準後,不只是你,媒體已報道,有很多成績頂尖的臺灣學生申請到大陸高校就讀。對這種現象,你如何看?

  李戡:是的。據我了解,和我一起去北京大學的,就有十幾個,而上海等地的高校,也有臺灣學生過去。

  臺灣頂尖學生到大陸高校求學,對臺灣教育政策的制定是有正面的、推進的作用。比如,未來不久,臺灣一定會開放陸生赴臺,並承認大陸學歷的,因為兩岸教育交流,是一個大趨勢,誰也擋不住的。臺灣總不能關起門來辦教育。

  關於撻伐臺灣教科書內容:“臺灣是中國的領土,我是在維護法理”

  記者:你出版的“處女作”《李戡戡亂記》聽説是批判臺灣教育的,主要觀點和內容是什麼?

  李戡:我要澄清一下,《李戡戡亂記》主要內容其實不是批判臺灣的教育制度,而是對臺灣教科書和聯考中很多荒唐的內容進行撻伐和揭露。由於民進黨和“臺獨”勢力的介入,使得教科書中的很多“史觀”非常荒唐,聯考中的命題也是非常狹隘和膚淺的。而教科書的內容會影響學生日後的判斷、處事能力,是一輩子的事。我這本書,就是通過廣泛蒐集史料、求證,結合自己所受的教育經歷,對民??等教科書,以及聯考內容中的“去中國化”和扭曲事實等現象進行揭露。

  記者:你父親在媒體上用“一身反骨”來評價你的性格,而很多人也用 “有乃父之風”來形容你從小就很叛逆。

  李戡:其實,我並不喜歡外界用“叛逆”這種詞來形容我的性格。之所以對臺灣教科書和聯考內容進行揭露和撻伐,有一點我是很明確的,即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而民進黨卻在教科書中,用異族的角度去寫歷史。教科書不能這樣寫的,馬英九等政治人物為了選票不敢説,那就由我們來説。所以,對教科書和聯考內容的揭露和撻伐,我是在維護正統和法理。“叛逆”有挑戰和挑釁的意思,而目前真正在挑釁的是民進黨。我並不叛逆,這展現的是我的正義感。

  關於性格形成與父親的關係:“父親不管我讀書,但受他影響很深”

  記者:記得你父親曾説過,由於和你年齡相差懸殊,你們倆更像是“爺孫關係”,他平常大部分時間是在陽明山上寫書,而不是陪伴在你身邊。在你成長路上,特別是教育方面,更多的是由你母親來督導。你覺得你的性格當中,有多少受你父親影響?

  李戡:我父親基本上不管我唸書的,但他追求學問的態度、分析問題的能力、他的精神和風格,對我的影響還是很深的。比如説,從我父親那裏學到一些做事的方法─── 雖然我對臺灣教育不屑,但對於每門學科,我還是會應付好的,因為只有這樣,才有資格回過頭來批判,也才具有説服力。

  記者:你父親的性格,給他的生活中曾帶來一些麻煩與磨難。你母親對你的性格是否有過擔心或批評?

  李戡:她不會擔心。其實,我現在所做的事(指出書),是對自己負責,對我父親負責,對中國負責。我覺得,現在是我出書的最佳時機,未來我就要專心讀書了。看來,出書的效果相當不錯,如此關注的程度,是半年前我所沒預料到的。

  記者:你父親是著名史學家、文學家,也從過政。你對未來職業有規劃嗎?

  李戡:還沒有,未來到北大主要會考慮修金融專業。(注:李戡是被北大經濟學院錄取。)

  記者:最後一個問題,希望你不會介意。很多人説,你遺傳了父親追求知識以及特立獨行的基因,那你是否也繼承了你父親多情的基因?如何評價你父親的情感生活?

  李戡:對於這個問題我一點都不介意。(笑)我覺得我父親那種生活很好呀,蠻欣賞的。

  不過,我現在還沒戀愛,這是以後的事。我現在根本沒時間戀愛,我現在最重要的就是讀書。(記者 吳生林 林連金/文 葉秀月/圖)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