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李敖之子奔北大,《李戡戡亂記》會否出續集

時間:2010-07-23 10:20   來源:中國經濟網

 

  據報道,李戡之所以放棄臺灣大學,表面上是為了續一個夢,他的祖父、大姑、二姑、大姑父,都是北大畢業,其父李敖也一直以未念北大為憾。但事實上,更重要的原因是李戡不滿島內刻板、灌輸式的教育模式。他的第一本書《李戡戡亂記》即將出版,內容就是抨擊臺灣教育的黑暗。據介紹,他的“戡亂記”,是要“一刀砍斷臺灣教科書想在他的腦袋裏塞進的垃圾,再一刀砍斷整個島嶼想包圍他的窒息窩囊”。此次投奔大陸上學多少有種“棄暗投明”的況味。

  正因如此,李戡雖然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臺大,卻決然放棄投奔北大;但筆者卻擔心,北大雖然是國內最好的大學之一,會成為李戡心目中的理想大學嗎?

  其實,較之北大,臺灣大學也不乏超卓之處,以李戡準備就讀的經濟係(院)為例,臺大的師資力量與專業水準並不在北大之左,且臺大辦學上的開放性與國際性、自由的學術氣氛與曾經培養出諾貝爾獎得主的輝煌歷史,都是這所大學的不群之處。

  而李戡嚮往的北大也不是盡善盡美。學者薛涌曾在《北大批判》中提到的大興土木、破壞文物,誤解通才和精英教育,以推行“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的名義爭搶生源以及與“相容並包,思想自由”漸行漸遠等等,都某種程度上點中了北大的命門。而在近期英國職業與教育調查公司QS公佈的2010亞洲大學排行榜上,代表內地高等教育最高水準北大和清華均未進入前十。一時間,“北大、清華淪為亞洲二流”的驚嘆,更是讓這兩所學校飽受非議。

  其實,與國外一流高校鼓勵學生獨立、批評性思維相比,大陸填鴨式教育一直是一個積弊難除的問題,較之臺灣或許有過之無不及。北大清華也概莫例外。更不要説,近年來隨著內地高校急速擴張,校園浮躁之風盛行,各種問題不斷出現。

  不可否認的是,李敖之子李勘到北大讀書,肯定會受到大陸校園文化的衝擊,北京以及更廣闊的祖國內地也將給李戡帶來全新的生活體驗,但北大會不會成為李戡的理想之所,大陸的教育能否讓這個狂放少年認同,他的《李戡戡亂記》會不會在大陸出續集,一切還都是未知數。(中國經濟網 劉道彩)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