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該怎樣懷念藝術大師吳冠中?

時間:2010-07-28 15:26   來源:人民網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20日來到中國美術館,參觀正在這裡舉行的“不負丹青——吳冠中紀念特展”。李長春強調,當前中國正處在一個歷史性變革的偉大時代,呼喚與之相適應的鴻篇巨制和名家大師。廣大文藝工作者要以吳冠中為榜樣,始終牢記肩負的社會責任,樹立高遠的藝術追求,發揚十年磨一劍的精神,淡泊名利、潛心創作,心無旁騖、精益求精,不斷提升思想道德修養和藝術境界,創作更多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精品力作,努力成為德藝雙馨、深受人民歡迎和喜愛的藝術大師。(7月21日《人民日報》)

  2010年6月25日,吳冠中這位20世紀現代中國繪畫的代表畫家走了。吳冠中是在中國當代美術發展中具有重要影響的藝術大師,是德藝雙馨的人民藝術家。他積極投身中國藝術的探索與創新,為中國文化藝術和藝術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一生儉樸,把很多作品無私捐贈出來,留給了人民,體現出高尚的思想境界和人品,是文化藝術界學習的楷模。

  吳冠中大師的離去,引發了我們太多的思考。一位藝術家,能夠心無旁騖地投入到自己的繪畫創作中,不為金錢所動,不為利益所惑,不為權貴所擾,這是難能可貴的。而時下,有的藝術家,其作品也罷,其人格也罷,都很難立得起來,也很難被大眾所認同所接受所推崇,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能平心靜氣做學問,無法甘於清貧純粹追求藝術,也很難守住創作中的孤獨與寂寞。於是,這樣的人,浮躁得難以言狀,要麼搞一些應酬,要麼到處搞吃喝,要麼搞一些無聊的炒作,要麼做一些與身份不相符的事情。這樣做的結果,要麼業績平平,很難在業界立住腳;要麼人品很差,其事業發展受到制約。這樣的人面對吳冠中大師想必會感到臉紅。

  一位學貫中西的藝術大師。作為中國美術界最後一位學貫中西的泰斗級藝術家,吳冠中一生都在創造獨樹一格的生命意境:他終生致力於“油畫民族化”及“中國畫現代化”之探索。1947年,吳冠中進入國立巴黎高級藝術學校,師從四五十年代前後威震巴黎的重要畫家蘇弗爾皮教授。一直讓吳冠中深受啟發的是蘇弗爾皮對藝術和藝術作品的分類理論:他把藝術分為兩路,説小路藝術娛人,而大路藝術撼人;他看對象或作品亦分兩類美:美與漂亮,在他看來,評價一部作品是“漂亮”,便是值得警惕的貶詞。這條評價理論也被吳冠中帶回了中國。1960年代,吳冠中給中央美院的師生做講演,歷數十大美學問題,其中一條就是“美”不是“漂亮”,“漂亮”不是“美”。幾十年來,吳冠中一直探索著將中西繪畫藝術結合在一起。吳冠中最早畫的作品多以江南水鄉為題材,畫面充滿詩意,他特別重視點、線、面的結合與搭配。晚年他的畫風有所變化,在一批反映黃土高原的作品中多用粗線,自成一種意境。

  一位在風雨中獨行的藝術大師。回國後,吳冠中面臨的國內環境就是“美術界的當權人物觀點極保守,視西方現代藝術為洪水猛獸”。在清華建築系,吳冠中教授素描和水彩,與此同時,他自己也開始潛心研究起將水彩與已往學過的水墨結合,並對畫樹情有獨鍾。而當時的大背景是,幾乎沒有人畫風景,認為不能為政治服務,不務正業,甚至會遭到批判。幸虧當時的文藝界領導人周揚説風景畫無害,吳冠中才算有了保護傘。在他的心目中,“不鼓勵,不發表,都與我無關,與藝術無關,我只須一條羊腸小道,途中有獨木橋,讓我奔向自己的目標,那裏是天堂。”就這樣,吳冠中始終在主流之外獨行,不遷就、不趨附,也不被左右,唯有藝術才是他的主心骨。成就大事業者必備素質,想必是,除了要有過硬本領之外,就是要有自己的思想,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要有與眾不同的追求,做一個堅強的自己,努力堅持走自己的路。

  一位敢講真話的藝術大師。儘管經歷過文革的打壓,文革後的吳冠中依然延續著他不遷就、不趨附、不被左右的真實個性,從青年時期就熱愛魯迅的吳冠中,儘管沒能從事文學,但他把對文學的戀情轉移到美術,對魯迅的閱讀和理解貫穿了他的一生,魯迅的獨立和批判的風骨也支撐著他在文革後的文藝批評和社會批判。在吳冠中的心目中,“中國可以沒有齊白石,但不能沒有魯迅。”“如果沒有魯迅,我根本就不會從事藝術;沒有魯迅,根本就不會有今天的吳冠中。”可見魯迅先生在吳冠中心目中的位置。記得魯迅曾經説過:“人不能有傲氣,但是,不能沒有傲骨。”魯迅表現最突出的,是魯迅抗暴,敢於站出來與黑暗勢力抗爭。吳冠中之所以在風雨中獨行,正是源於他身上有魯迅先生所説的傲骨。

  一位對藝術純粹追求的大師。因為對自己作品的不滿,吳冠中會一次性銷毀二百多幅繪畫,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對此評價道:“我想一個藝術家能夠果斷地處理自己的畫,這説明他有很高的追求,而且也有非常高的眼力,他能夠及時地判斷自己的作品是否達到一定的高度,我想正是一種非常認真的對待藝術的態度。”曾有人統計,吳冠中作品的總成交額已經達到17.8億元,在中國僅次於齊白石。然而他並沒有把這大筆的藝術財富化為私有,他一次又一次大手筆地把自己的天價作品捐贈給國內的美術館,在他看來,“我什麼都可以留作遺産,但畫決不留作遺産。我的畫是畫給大家看的,絕不是畫給家裏幾個人看的。”

  吳冠中大師遠去了,我們對他最好的懷念應當是,學習大師純潔和無私的藝術之心靈;學習大師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和無比的熱愛;學習大師帶著感情充滿激情畫出真情的崇高精神境界和高尚的人格品質!


編輯:趙輝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