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春:做德藝雙馨、無愧於時代和人民的文藝家

時間:2010-07-28 15:02   來源:光明日報

  中國美術館舉辦“不負丹青——吳冠中紀念特展”,很有意義。展覽既展出了吳冠中同志的作品,以及手稿、畫冊、文集等珍貴資料;又展示了他高尚的人品風範、深邃的藝術思想、不懈的藝術追求、高遠的藝術境界、卓越的藝術成就,讓人們全面領略了吳冠中同志崇高的人格魅力和藝術魅力。

  吳冠中同志是中國當代美術界成就卓著、具有重要影響的藝術大師,是德藝雙馨的人民藝術家。在長期的藝術生涯中,他始終關注現實生活、關注民族文化藝術的復興,致力於中國藝術的探索與創新,主張博采中西、融通古今,創作了大量富有鮮明民族氣派、時代特色、個性風格的油畫和水墨作品,為中華民族文化藝術殿堂留下了豐厚的寶藏,為我國文化藝術和藝術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淡泊名利、一身正氣,體現出高尚的思想境界和人格精神,堪稱文化藝術界學習的楷模。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政治穩定,社會和諧,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綜合國力不斷提升,國際地位顯著提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展現出勃勃生機,中華民族正昂首闊步走向偉大復興。在這樣一個歷史性變革的偉大時代,文藝事業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文化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凸顯,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長,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文藝創作環境更加寬鬆和諧。國運昌,文運興。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將伴隨著民族文化藝術的偉大復興。在這樣一個文化建設的春天裏,時代和人民呼喚更多無愧於歷史、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鴻篇巨制,期待涌現更多德藝雙馨、深受人民歡迎和喜愛的名家大師。廣大文化藝術工作者要學習吳冠中同志,做到德藝雙馨,深受人民群眾的歡迎和喜愛。 

  學習吳冠中,就是要學習他始終不渝地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對祖國和人民無限忠誠的堅定信念。吳冠中早年留學法國學習油畫,但他深信,“藝術的學習不在歐洲,不在巴黎……在祖國,在故鄉,在家園”。學成後,他毅然放棄歐洲優越的創作條件,回到百廢待興的新中國,立志在祖國的土地上發展藝術事業。幾十年來,他堅守藝術陣地,創作了一大批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的繪畫作品,為我國當代美術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作為一名共産黨員,他始終忠誠于黨的藝術教育事業,為人師表、默默耕耘,誨人不倦、育人不輟,桃李滿天下。廣大文化藝術工作者要像吳冠中那樣,忠誠于祖國和人民,自覺把個人的藝術追求融入國家發展的洪流之中,把個人的理想抱負同國家的發展和人民群眾的需求緊密結合起來,在報效祖國、奉獻社會、服務人民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學習吳冠中,就是要學習他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讓藝術深深紮根于現實生活和人民群眾沃土之中,把最好的藝術作品奉獻給人民的高尚品格。吳冠中主張藝術家要關注現實、關注群眾,注重在時代進步的偉大實踐和人民群眾的火熱生活中汲取創作靈感,認為“繪畫作品脫離了群眾,猶如斷了線的風箏”;主張藝術要為大眾接受和欣賞,“畫作要靠時間和人民來評判”。廣大文化藝術工作者要像吳冠中那樣,熱情關注現實生活,積極投身億萬人民創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來的偉大實踐,自覺建立起文藝與人民群眾之間的緊密聯繫,創作更多反映人民主體地位和現實生活的優秀作品,努力在人民群眾的歷史創造中進行藝術的創造,在時代的進步中推動藝術的進步。

  學習吳冠中,就是要學習他在藝術上砥礪磨煉、刻苦鑽研、一絲不茍的執著追求。吳冠中曾説過,“愛上了美術……身家性命都屬美術之家了。”幾十年來,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心愛的藝術創作中,致力於油畫民族化和中國畫現代化的探索,沉潛往復,孜孜以求,形成了鮮明的藝術特色,最終成為享譽海內外的一代繪畫大師。廣大文化藝術工作者要像吳冠中那樣,樹立高遠的藝術追求,發揚十年磨一劍的精神,甘於寂寞、心無旁騖,潛心創作、精益求精,努力創作更多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精品力作、傳世佳作。

  學習吳冠中,就是要學習他博採眾長、勇於開拓、銳意進取的創新精神。吳冠中提倡藝術家要尊重傳統,但不要盲目迷信傳統;提倡要為我所用地吸收外國現代藝術長處,反對照搬洋人的藝術,主張中國人要挺直自己的脊梁,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他融通中西、古今,把傳統與現代、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具象與抽象有機融合起來,為我國當代藝術的開拓創新和多元發展樹立了典範。廣大文化藝術工作者要像吳冠中那樣,發揚創新精神,煥發創造激情,激發原創能力,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積極學習借鑒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博採眾長、融會貫通、推陳出新,不斷催生新的文藝樣式和表現形式,為文藝事業繁榮發展注入旺盛的生機和活力。

  學習吳冠中,就是要學習他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崇高品格。吳冠中説過,“我吃的是草,擠的是奶。草,是長在祖國土地上的草,奶也應屬於祖國和人民。”他生活儉樸、不尚奢華;他精心挑選出360余幅畫作,無償捐贈給中國美術館、故宮博物院、上海美術館、浙江美術館、香港藝術館等;他多次把作品拍賣所得款項全部捐贈出來;他生前留下遺願,逝世後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不舉行追悼活動,以致于我要參加他的遺體告別儀式都無法實現。2006年春節前,我曾到吳老家中看望。他的居室和工作室都非常簡樸,交談中他的話語也非常樸實。當時,他談到要陸續把自己的作品捐贈出來,奉獻給人民,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廣大文化藝術工作者要像吳冠中那樣,把思想道德修養作為立身和創作之本,淡泊名利,甘於奉獻,追求積極的人生價值,培養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始終牢記藝術工作的社會責任,始終保持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努力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藝術魅力贏得社會認可、贏得人民群眾的尊重。

  總之,廣大文化藝術工作者學習吳冠中同志,就是要學習他德藝雙馨的崇高風範,爭做德藝雙馨的藝術大師。德藝雙馨是對藝術家的藝術成就、藝術貢獻和社會影響的最高評價,是每一位文化藝術工作者應該孜孜以求、畢生為之奮鬥的至高榮譽。德,就是指個人品德、職業道德、價值取向、社會信譽,以及理想信念、思想境界、精神追求等,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精髓的集中體現,是文化藝術工作者立身處世之根。藝,就是指藝術才華、藝術能力、藝術思想、藝術風格、藝術境界等,是一個人藝術水準和藝術成就的集中展現,是文化藝術工作者成就事業之本。德與藝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人品決定藝品,立藝先要立德;同時,唯有德藝雙馨,才能使高尚的人品和高超的藝品相得益彰、行之久遠。德藝雙馨不是行政任命的,是藝術家用實踐鋪就的人生軌跡,是歷史和人民的客觀評價。廣大文化藝術工作者要自覺把德藝雙馨作為一生為之奮鬥的追求目標,積累豐富知識,提高精神境界,培養高尚人格,攀登人生和藝術高峰,做到修身與創作共進,人品與文品齊升,努力成為既具有高尚精神追求又具有高超藝術才華的藝術家,成為經受歷史檢驗和人民推崇的名家大師。

  催生更多傳世之作、涌現更多名家大師,需要有良好的藝術創作氛圍和社會環境作保證。各級黨委政府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繁榮發展文藝事業的重要性,把文藝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關心和支援文藝工作,不斷提高領導文藝工作的能力和水準。要認真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尊重文藝規律,尊重藝術家的創造性勞動,充分發揚藝術民主和學術民主,在藝術創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風格的自由發展,在藝術理論上提倡不同觀點和學派的充分討論,在藝術發展上提倡不同品種和業態的積極創新,真正形成百花爭妍、萬紫千紅的大好局面。要大力弘揚創新精神,培育創新文化,寬容挫折和失敗,使廣大文化藝術工作者的一切才華都有展示舞臺、一切創造都有實現空間、一切貢獻都能得到社會尊重,推動文化藝術工作者的創造精神和創造活力競相迸發、充分涌流。要堅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善於同文化藝術工作者廣交朋友,政治上充分信任,創作上熱情支援,生活上真誠關懷,為他們創作和生産創造良好條件。要積極開展正確的文藝評論,引導文藝思潮,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倡導不同藝術流派、不同學術觀點之間相互尊重、相互切磋、取長補短、共同發展,促進文藝事業健康發展。要加強文化藝術工作者隊伍建設,培養造就一大批文化藝術領域的領軍人物和創新型、複合型、外向型、科技型人才,建立健全有利於優秀人才健康成長和脫穎而出的體制機制,努力形成一支老中青相結合的浩浩蕩蕩的文化藝術大軍,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注:此文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同志2010年7月20日在參觀“不負丹青——吳冠中紀念特展”時的講話)


編輯:趙輝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