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醫生估甲流或致臺萬人死亡 臺灣救災防疫兩面作戰

時間:2009-08-25 00:44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8月25日消息 臺灣甲型H1N1流感疫情進入廣泛小區流行階段,一週內出現醫院內感染、死亡病例增加、救災臺軍群聚感染,臺當局最新的防疫戰略是擴大使用克流感,延緩大規模疫情爆發。然而,挑戰才剛剛開始。

  臺甲流疫情進入廣泛小區流行階段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臺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林奏延24日指出,學校群聚感染、醫院的院內感染、死亡病例上升,這是“廣泛小區流行階段”的三大指標,臺灣疫情現況是三者兼備,進入此一階段的初期。

  世界衛生組織 (WHO)在6月11日宣佈甲型H1N1流感進入溫和的全球大流行,臺灣估計每週新增逾萬名小區感染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面臨廣泛性小區流行且逐漸升溫。24日臺南災區傳出2起救災臺軍群聚感染甲型H1N1流感事件,臺當局救災防疫兩面作戰。林奏延説,下一個關卡是9月開學季。

  臺當局加快民眾接種甲流疫苗步伐

  儘管臺當局已經掌握1000萬劑甲型H1N1流感疫苗,若每人接種2劑,可供500萬醫護防疫人員、孕婦、幼童、“88”水災災民等優先使用。然而,即使承制疫苗的臺灣國光生技日夜趕制,第一批疫苗最快也得10月底才能交貨,第二批要到12月底,屆時疫情早就進入高峰。

  臺灣成大醫學院副院長蘇益仁説,疫苗上市前的空窗,要靠抗病毒製劑“克流感”爭取時間,減少重症病患,他曾多次建議臺當局擴大採購量,從總人口的18%增到30%,24日很樂見臺當局終於做成決策。

  臺灣醫學界憂心疫苗作用有限

  即將步入9月,臺灣的甲型H1N1流感防疫戰略定調為“延緩大規模疫情的爆發”,在臺當局“行政院長”劉兆玄的指示下,“克流感”擴大使用。然而,其中的風險卻是造成抗藥性的病毒株出現。

  臺大醫院小兒科副教授李秉穎指出,全球共分離7株對“克流感”有抗藥性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確定其中6株是病患治療後,不抗藥病毒株變成具抗藥性,所幸抗藥性病毒株的傳染力低,但大規模投藥之下,有可能造就兼具抗藥性與傳染力的可怕病毒株。

  “克流感”並不是救命萬靈丹,臺灣第3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死亡的24歲大學生病例,生前未及時使用“克流感”,發病7天死亡。第5例的44歲婦女及時使用“克流感”,仍未能挽回一命,兩每人平均死於嚴重的病毒性肺炎並發癥。

  臺灣醫生估計全臺1萬人死亡

  世衛組織估計,甲型H1N1流感的死亡率約千分之四,至於重症病患的死亡率約一成,最新的投藥治療建議是,對高危險群者早期投予抗病毒藥物,減少重症及住院。

  臺大醫院小兒科副教授李秉穎説,所謂高危險群是易釀成肺炎等並發癥的孕婦、肥胖人士、6歲以下幼兒、潛在疾病患者,除了及早投予“克流感”之外,可使用呼吸器或葉克膜,幫助心肺衰竭的病人渡過難關。

  臺灣成大醫學院副院長蘇益仁參考世衛的估計,認為臺灣將會出現5萬個甲型H1N1流感重症,其中1萬人死亡,他説,加護病房當然不可能塞得這麼多重症病人,一台呼吸器新台幣20萬元,臺灣也沒有5萬台,開學之後,臺當局該思考接下來的難關。(羅煜明)

編輯:羅煜明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