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超豪:人謂數無味 我道味無窮

時間:2010-01-12 12:5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人物小傳

  谷超豪,1926年生於浙江溫州。1948年畢業于浙江大學數學系。1953年到復旦大學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1959年獲莫斯科大學物理數學科學博士學位。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4年當選為國際高等教育科學院院士。

  谷超豪主要從事偏微分方程、微分幾何、數學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學工作,在純數學和應用數學兩方面作出傑出貢獻。

  浩瀚無垠的太空,又有一顆小行星被鐫刻上中國人的名字:谷超豪。2009年10月20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黨委書記魯春林向復旦大學教授谷超豪先生頒授“谷超豪星”命名證書和命名銅匾。

  在數學王國,谷超豪教授同樣是一顆耀眼的明星,光耀中國,享譽世界。

  “青年要立志做大事”

  選擇數學,意味著要攀登一座又一座高峰。

  谷超豪就是這樣,逐步成為享譽國際的數學家,不僅在純粹數學和應用數學兩方面都有重大貢獻,而且在當今核心數學前沿最活躍的三個分支:微分幾何、偏微分方程和數學物理及其交匯點上,獲得了國際公認的突出成就,奠定了他在國際數學界的地位。

  50多年來,谷超豪在國內外發表論文130篇,其中100篇獨立完成。國際數學家聯盟主席帕利斯教授在2002年國際數學家大會開幕式上致詞稱:“中國數學科學這棵大樹是由陳省身、華羅庚和馮康,以及谷超豪、吳文俊和廖山濤,及最近的丘成桐、田剛等人培育和奠基的。”

  這些成就的背後,是谷超豪幾十年的艱苦付出。“青年要立志做大事。”自打上小學起,孫中山先生的這句格言,就一直激勵著谷超豪。

  小學三年級時,迴圈小數讓谷超豪感到神奇——它是無窮無盡的,“你抓不住它,但卻可以盡情想像”。

  大學三年級時,他遇到了仰慕已久的著名數學家蘇步青教授。在蘇教授悉心指導下,谷超豪的數學人生從此駛入快車道。

  1948年,谷超豪畢業留校,任蘇教授的助教。一天,蘇先生在課堂上提到,在“一般空間微分幾何”中,有關“K展空間”的子空間理論尚未建立。這激發了谷超豪強烈的創新願望,他努力思考這個問題。一天睡覺時,靈感如微風般將他喚醒,一個新的方法進入他的構思,經過連續幾天的複雜計算終於成功。

  把國家急需作為研究方向

  把國家急需作為自己研究的方向,並大膽創新、持之以恒,直至做出重大貢獻。這正是所有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發明創造的一個公式,谷超豪的數學研究同樣遵循這個定理。

  正當谷超豪在微分幾何方面的成就引人注目時,他敏銳地看到空間技術發展對數學提出的新要求。

  1957年,蘇聯人造衛星上天,震驚全世界。正在莫斯科留學的谷超豪毅然決定放棄自己專長的微分幾何,圍繞國家需求,開墾偏微分方程這塊國內數學領域的處女地。1959年,谷超豪回到國內,即以機翼的超音速繞流問題為突破口,開始組織人員,向這道難題發起了進攻,不僅給出了數學證明,還培養出李大潛、俞文此等優秀人才。

  谷超豪的學生李大潛院士感嘆地説,谷先生在治學中有一種“多變”的精神。這種“多變”,表現為科學家獨特的個人風格和超強的創新能力,實際上卻緣于谷超豪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從祖國建設的需要出發,才能不斷發現學科創新點,從祖國建設的需要出發,才有源源不斷的激情和智慧。

  楊振寧讚揚谷超豪“站在高山上往下看,看到了全局。”

  “加減乘除”演繹數學人生

  數學家谷超豪的科學研究、教書育人中,處處都有“加減乘除”。

  加法:谷超豪+胡和生=院士夫婦。一個書房兩張寫字檯,丈夫的書桌朝陽,妻子的書桌面墻——“我這個位置比她的好。”谷超豪説。每天,兩位院士就在這裡並肩研究。

  是數學成就了谷超豪的愛情之夢。都説成功的男人背後有一個女人,但胡和生“推翻”了這個定理:不僅在生活上與丈夫相濡以沫,在事業上更是攜手共進——她是中國數學界唯一的女院士,也是第一位走上國際數學家大會NOETHER講臺的中國女性。

  減法:日常生活-家務=更多工作時間。對這對院士夫妻而言,日常生活則是一道減法題,擠出來的時間便用在了做學問上。

  説到節約時間,胡和生舉了一個最有説服力的例子:“我一般不上理髮店,通常都是自己洗了頭髮,再請谷先生幫我剪短一點,稍微修修就可以了。起初先生説不會剪,我説不要怕,他慢慢地也就學會了,並且稱讚這辦法好,省了不少時間和麻煩!”

  乘法:數學文學=豐富的人生。科學家與詩人似乎是兩種氣質完全不同的人。然而谷超豪卻發揮業餘愛好詩詞的優勢,做了一道成功的乘法,使自己的人生變得別樣豐富。

  “成汽遨太空,積雪踞高峰。一瀉驚江海,化雨隨東風。”字面上,是對觀萊茵大瀑布的描述。實際上,谷超豪人生不同階段的理想都蘊藏其中——年輕時,渴望飛得高遠。年歲漸長,希望厚積而薄發。中年的理想是事業有成、在國內外數學界有影響。如今80多歲了,仍希望為東方文化和數學事業再盡微薄之力。

  除法:一生成就教學=桃李滿天下。幾十年來,谷超豪一直繼承著蘇教授留下的傳統,定期參加由學生和青年教師組成的數學物理、幾何討論班,至今雷打不動。他直接指導的研究生中就有3位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谷超豪説:“當年,老師蘇步青對我説:‘我培養了超過我的學生,你也要培養超過你的學生’——他這是在將我的軍!如今回首,我想,在一定程度上我可以向蘇先生交賬了!”

  劉暢攝(人民圖片)

編輯:肖燕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