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正操同志1934年1月參加革命工作,1937年5月加入中國共産黨,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 追憶
一生做三件事 打日本 管鐵路 打網球
10月13日,開國上將呂正操逝世,55位開國上將將星全部隕落。
除了是最後一位離世的開國上將,呂正操還是最後一位離世的中共第七屆中央候補委員,也是最後一位離世的中共第八屆中央委員。
取名正操 為打日本
呂正操上世紀初出生在遼寧省海城唐王山後村,“家裏窮得叮噹響,連鉛筆也買不起,我只好回家放牛、種地,後來又到小店舖當了學徒工。”他在回憶錄裏這樣寫道。
少年時代的呂正操目睹了日本侵略者對家鄉的壓榨與殺戮,從心裏痛恨日本鬼子。據其回憶,上學後老師曾給他起過一個學名叫“呂正言”,他自己覺得“言”字跟打仗沒有什麼關係,後來是他自己改成了“呂正操”,意思是等操練好了本領就去打日本侵略者。
參加東北軍 緊隨張學良
17歲時,呂正操參加了東北軍,邁出了軍旅第一步。一開始,呂正操進了張學良的東北軍衛隊旅,次年被張學良推薦考進了東北講武堂。1925年畢業後,當了張學良的少校副官、秘書。一直到西安事變,他一直都跟隨著張學良。
西安事變發動時,呂正操是張學良公館的內勤,與前去西安的中共代表羅瑞卿等人接觸較多。
1991年,張學良90壽辰前,呂正操受鄧穎超指派去美國探望了張學良。
冀中抗日 書寫傳奇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呂正操到國民黨53軍任團長,被中共中央北方局吸收為中共黨員。
七 七事變發生之後,呂正操率部在冀中平原脫離國民黨軍隊,改稱“人民自衛軍”,豎起了抗日的旗幟,留下不少抗日傳奇,有的還被搬上銀幕,《平原遊擊隊》、《地道戰》等革命題材電影裏都有呂正操的影子。
1943年9月,呂正操晉陞中共晉綏軍區司令員,中共中央晉綏分局委員、常委。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他又當選為候補中央委員;同年10月,出任東北民主聯軍副總司令員、東北軍政學校校長;後歷任東北軍區兼東北野戰軍副司令員、東北軍區副司令員等職。
愛打網球 打到90歲
新中國成立後,呂正操長期擔任鐵道部副部長,1965年任鐵道部部長,為戰勝自然災害,恢複國民經濟立下了功勳。
新中國建設期間,呂正操還先後擔任過軍委軍事運輸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政委等。
1955年呂正操被授予上將軍銜,後任全國政協副主席,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當選為中顧委委員。
回顧百年人生,呂正操説自己一輩子主要幹了三件事:打日本、管鐵路、打網球。在東北軍的時候,他就跟著張學良練打網球,一直打到自己90歲打不動了為止。
除了網球,讀書、橋牌都是他的愛好,他也經常吟誦曹操的名篇《龜雖壽》。本報記者 錢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