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正操 漢族,1905年1月生,遼寧海城人,1937年5月加入中國共産黨,1934年1月參加革命工作,東北講武堂畢業,上將軍銜。
早年在繅絲廠當學徒。1922年參加東北軍。1923年入東北講武堂學習。1925年畢業後,任東北軍連長、營長、少校副官隊長。1929年起任東北軍第一一六師參謀處長。1932年至1936年任東北軍第五十三軍一一六師六四七團團長。1936年任東北武裝同志抗日救亡先鋒隊總隊長。1937年1月起任東北軍六九一團團長。抗日戰爭爆發後,根據中共第五十三軍工作委員會指示率部開赴冀中,改編為冀中人民自衛軍,任司令員。1938年5月至1943年秋任冀中軍區司令員兼八路軍第三縱隊司令員,其間:曾任冀中區黨委委員、冀中軍政委員會委員、冀中行政公署主任、冀中區總指揮部副總指揮。1943年11月至1945年8月任晉綏軍區司令員,中共中央晉綏分局委員、常委。解放戰爭時期,1945年10月至1949年5月任中共中央東北局委員。1945年10月起任東北人民自治軍第一副總司令員、東北軍政學校校長,12月起任中共中央西滿分局常委、西滿(遼熱)軍區司令員。1946年1月至1947年12月任東北民主聯軍副總司令員。1948年1月至8月任東北軍區兼東北野戰軍副司令員。1948年8月至1949年5月任東北軍區副司令員。曾任東北人民政府鐵道部部長,東北鐵路管理總局局長。1949年1月至10月任軍委鐵道部副部長,其間:1949年5月起兼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團副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0月至1965年1月任鐵道部副部長,1965年1月至“文化大革命”初期任鐵道部部長;1949年11月至1961年3月任鐵道部黨組副書記,1961年3月至“文化大革命”初期任鐵道部黨委副書記、書記。其間:1954年11月起兼任解放軍總參謀部軍事交通部部長,1954年12月、1959年4月相繼當選為政協第二屆、三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1958年起任鐵道部代部長兼解放軍總參謀部軍事交通部部長,1962年起任鐵道部代部長兼西南鐵路建設總指揮部副總指揮、工地指揮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964年11月起任鐵道部代部長兼鐵道兵第一政治委員、鐵道兵黨委第一書記(1964年12月起),1965年1月起任鐵道部部長兼鐵道兵第一政治委員、鐵道兵黨委第一書記、中共中央西南局三線建設委員會委員。“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被關押。1975年1月當選為第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1975年8月至1977年12月任鐵道兵政治委員、鐵道兵黨委第二書記。1977年8月至1982年9月任中共中央軍委委員。1977年12月至1983年1月任鐵道兵第一政治委員、鐵道兵黨委第一書記。1980年1月,鐵道部黨組發出《關於為呂正操同志平反的決定》正式為其平反昭雪,恢復名譽。1983年6月當選為政協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第一屆、二屆、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1955年9月被授予上將軍銜。曾獲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中共第七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八屆、十一屆中央委員,中共十一屆一中全會任中央軍委委員,中共十二大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